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阳武王安之寄兔鱼》
《阳武王安之寄兔鱼》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原上一双兔,河中两尾鱼。

兔皮空被褐,鱼腹不藏书。

长跪置远意,故人情何如。

二物本潜伏,谁言罝网疏。

峥嵘岁亦晚,将驾归吾庐。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ángwángānzhī
sòng / méiyáochén

yuánshàngshuāngzhōngliǎngwěi

kōngbèicángshū

chángguìzhìyuǎnrénqíng

èrběnqiánshuíyánwǎngshū

zhēngróngsuìwǎnjiāngjiàguī

翻译
田野上一对兔子,河中游着两条鱼。
兔子皮虽然穿着粗布衣,鱼腹却无法藏书。
我恭敬地跪拜远方,朋友的情谊如何呢?
这两样生物原本隐藏,谁说捕猎者疏忽了呢?
岁月峥嵘已近年底,我打算驾车回到我的小屋。
注释
原:原上。
一双兔:一对兔子。
褐:粗布衣。
鱼腹:鱼的腹部。
长跪:恭敬地跪拜。
置远意:表达远方的思念。
故人:老朋友。
谁言:谁说。
罝网:捕猎的网。
峥嵘:形容岁月艰难或不平凡。
岁亦晚:年底。
吾庐:我的小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阳武王安之寄兔鱼》。诗中以双兔和两尾鱼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关切之情。"原上一双兔,河中两尾鱼",形象地描绘了两个独立存在的生物,暗示了朋友之间的默契与联系。"兔皮空被褐,鱼腹不藏书",通过兔子的皮毛和鱼的腹内,寓言性地表达了朋友虽然身处异地,但心意相通,没有世俗的纷扰。"长跪置远意,故人情何如",诗人想象自己向友人表达深深的敬意和思念,询问对方的情感状况。"二物本潜伏,谁言罝网疏",进一步强调了友情的深厚,即使相隔遥远,也如同难以捕捉的兔子和鱼一样紧密相连。最后两句"峥嵘岁亦晚,将驾归吾庐",则流露出诗人希望与友人团聚的愿望,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通过自然景象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友人的牵挂。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题摩诘诗后

脱尽言筌应属注,一编酷爱辋川诗。

幽篁琴韵太清绝,想见深林月照时。

(0)

归朱老匏先生墓碣

莽莽荒原生野烟,桥边识碣总前缘。

披荆寻入乱坟里,把卷放歌斜照前。

七字几枯残泪滴,一抔翻仗故人怜。

招魂此地余诗骨,瑟缩寒风吹纸钱。

(0)

观猎

鸟道盘盘入碧隈,羊肠河曲水潆洄。

蕃王似雁随秋至,塞马如云压地来。

万乘旌旗驱虎豹,六军戈戟拥风雷。

微臣得睹天王狩,愧乏《长杨》献赋才。

(0)

寄题龙溪黄氏璞园学舍园在黄石斋先生邺山书院之旁

有明熹庙壬戌科,先公典试人材多。

漳浦黄公出门下,匣开虹见腾太阿。

海南砚果读书种,凛凛气节坚不磨。

传道邺山讲学处,堂三亭五流弦歌。

百年旧基废复举,先型遗爱神人呵。

乃有江夏令兄弟,闻风兴起勤规摩。

增置园亭作学含,分岩绝壑依陂陀。

兹山奇丽富景色,背负峰面横江波。

朱明洞开返照入,赤城标建晴霞拖。

翠叠红稠锦绣谷,武夷九曲无或过。

呜呼黄公生逢百六运,不废礼乐因干戈。

三易群经有述作,疏说贯串祛其讹。

况今清晏尚儒术,礼门义路平不颇。

后生游谈但束阁,谁溯后海穷先河。

璞园之作志景仰,用意非独耽烟萝。

学比登山互鞭策,工得居肆群切劘。

连屋之书拂云树,讵让山林人姓何。

我少失学老而悔,诵芬咏烈渐颜酡。

万里题诗感离索,梦入幼塾还嘉禾。

焉得双翅奋闽海,游焉息焉安乐窝。

(0)

题元遗山诗集后·其一

庾信头颅雪满围,伤时伤事足歔欷。

干戈扫荡才子,禾黍丛残窜布衣。

灯灺歌阑麈劫换,天荒地老梦华非。

可怜醉杀长安酒,不抵思乡一涕挥。

(0)

赠尤水部

回首冰霜绝塞行,谪居翰墨有余清。

留连风月皆忠孝,挥洒才华本性情。

讵止芙蓉映初日,直看碧海掣长鲸。

一编细把镫前读,病眼摩挲分外明。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