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郭氏园送张仲通出刺棣州》
《郭氏园送张仲通出刺棣州》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名园送嘉客,冠盖去倾朝。

小雨尘微敛,馀寒酒易消。

雁归春近塞,日上海生潮。

北道平如掌,东风五马骄。

(0)
翻译
在名园中欢送尊贵的宾客,他们的车马队伍盛大,几乎倾倒了整个朝廷。
细雨过后,尘埃收敛,残留的寒意在美酒中容易消散。
大雁南归,预示着春天接近边塞,海上的潮水随着太阳升起而涌动。
北方的道路平坦得像手掌一样,东风吹拂,五匹骏马显得格外骄傲。
注释
名园:著名的园林。
嘉客:尊贵的客人。
冠盖:官员的车马仪仗。
倾朝:整个朝廷。
小雨:细雨。
尘微敛:尘土稍微收敛。
馀寒:残留的寒气。
酒易消:酒更容易消解寒意。
雁归:大雁南归。
春近塞:春天临近边疆。
日上:太阳升起。
海生潮:海上起潮。
北道:北方的道路。
平如掌:平坦如手掌。
东风:东风。
五马骄:五匹骏马显得威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的画面,展示了古人送别时的情感交流和景色描述。首句“名园送嘉客,冠盖去倾朝”表达了在一个有名的美丽园林中为尊贵的宾客送行的情景,其中“冠盖去倾朝”形象地描绘出一大群人头顶上的帽子和车盖如同倒塌一般,显示了送别者众多且身份尊贵。

接着,“小雨尘微敛,馀寒酒易消”写出了细雨带来的湿意似乎也为这离别增添了一份凉意,而人们通过饮酒来驱散这份寒冷和哀愁。这里的“小雨”与“馀寒”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气氛。

第三句“雁归春近塞,日上海生潮”则将视线转向自然景观,通过大雁回迁和春意渐浓的描述,传达了季节更替带来的无常感,同时海上日出与潮汐的壮丽也映衬出了离别时的心绪万千。

最后,“北道平如掌,东风五马骄”则描写了一条平坦宽阔的大路和春风中奔跑的骏马,这不仅是对送别场合的一种物象描写,也暗示了离去者前程似锦,一路顺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景物描绘,展现了古人送别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于友人未来美好愿景的一种期待。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访友人不遇

出门无至友,动即到君家。

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

短童应捧杖,稚女学擎茶。

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

(0)

送别得书字

水色南天远,舟行若在虚。

迁人发佳兴,吾子访闲居。

日落看归鸟,潭澄羡跃鱼。

圣朝思贾谊,应降紫泥书。

(0)

早秋游湖上亭

危亭秋尚早,野思已无穷。

竹叶一尊酒,荷香四座风。

晓烟孤屿外,归鸟夕阳中。

渐爱湖光冷,移舟月满空。

(0)

归山

归去嵩山道,烟花覆青草。

草绿山无尘,山青杨柳春。

日暮松声合,空歌思杀人。

(0)

西明寺牡丹花时忆元九

前年题名处,今日看花来。

一作芸香吏,三见牡丹开。

岂独花堪惜,方知老闇催。

何况寻花伴,东都去未回。

讵知红芳侧,春尽思悠哉。

(0)

庾楼晓望

独凭朱槛立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

竹雾晓笼衔岭月,蘋风暖送过江春。

子城阴处犹残雪,衙鼓声前未有尘。

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