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庾楼晓望》
《庾楼晓望》全文
唐 / 王贞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独凭朱槛立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

竹雾晓笼衔岭月,蘋风暖送过江春。

子城阴处犹残雪,衙鼓声前未有尘。

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óuxiǎowàng
táng / wángzhēnbái

píngzhūkǎnlíngchénshānchūmíngshuǐxīn

zhúxiǎolóngxiánlǐngyuèpínfēngnuǎnsòngguòjiāngchūn

chéngyīnchùyóucánxuěshēngqiánwèiyǒuchén

sānbǎiniánláilóushàngcéngjīngduōshǎowàngxiāngrén

注释
独:独自一人。
凭:倚靠。
朱槛:红色的栏杆。
凌晨:清晨。
竹雾:竹林中的雾气。
晓:早晨。
笼:笼罩。
衔:连接。
岭月:山岭上的月亮。
蘋风:指吹过蘋花的风,带有一种春天的气息。
过江春:江对面传来的春天气息。
子城:古城的一部分,通常指内城。
阴处:阴面,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
残雪:残留的雪。
衙鼓:古代官府办公时用来报时或召集官员的鼓。
声前:鼓声响起之前。
未有尘:没有尘嚣,形容宁静。
三百年来:庾楼存在了大约三百年的历史。
庾楼:古代的一座名楼,诗人庾信曾在此居住。
望乡人:思念家乡的人。
翻译
独自倚靠红色栏杆站在清晨,山色刚亮水色也显得清新。
早晨的竹林雾气缭绕,托起山岭边的月亮,温暖的风带着江那边的春意吹来。
子城的阴面还有残留的雪,衙门的鼓声之前一切尚且宁静无尘。
三百多年来庾楼之上,曾经有多少人在此遥望故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早晨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诗的开头“独凭朱槛立凌晨”设定了一个清冷而静谧的早晨场景,"山色初明水色新"则描绘出自然界在日出后的初醒状态,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接下来的"竹雾晓笼衔岭月,蘋风暖送过江春"中,"竹雾"和"蘋风"营造了一种淡雅而温柔的氛围,而"岭月"则是诗人心目中的美好景致。"暖送过江春"更是传递了季节交替时的生机与活力。

第三句"子城阴处犹残雪,衙鼓声前未有尘"中,"子城"一词勾勒出一个古老而宁静的城堡形象,而"犹残雪"则让人感受到冬日渐去春意初萌之际的景象。"衙鼓声"和"未有尘"则透露出一种清净无为的生活状态。

最后两句"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中,"庾楼"作为历史的见证,承载着无数人的故事与情感。"三百年来"一词拉长了时间的距离,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历史深度的思考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而"望乡人"则是诗人心中永恒的主题,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在,离别与思念都是连接着人们心灵的线索。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早晨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历史长河中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怀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王贞白

王贞白
朝代:唐   字:有道(875—958)   号:灵溪   籍贯: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   生辰:895

王贞白,字有道(875—958),号灵溪。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人。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唐乾宁二年(895)登进士,七年后(902)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唱和。在登第授职之间的七年中,他随军出塞抵御外敌,写下了许多边塞诗,有不少反映边塞生活,激励士气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动人。对军旅之劳、战争景象描写的气势豪迈、色彩浓烈、音调铿锵。有《灵溪集》七卷,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 
猜你喜欢

将进酒

洛阳轻薄子,长安游侠儿。

宜城溢渠碗,中山浮羽卮。

(0)

咏椅桐诗

亭亭椅桐,郁兹庭圃。翠微疏风,绿柯荫宇。

(0)

襄阳儿童为山简歌

山公出何许,往至高阳池。

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

时时能骑马,倒着白接䍦。

举鞭向葛强,何如并州儿。

(0)

拟四愁诗四首·其一

我所思兮在南巢,欲往从之巫山高。

登崖远望涕泗交,我之怀矣心伤劳。

佳人遗我筒中布,何以赠之流黄素。

愿因飘风超远路,终然莫致增永慕。

(0)

古步出夏门行

白骨不覆。疫疠流行。市朝易人。千载墓平。

行行复行行。白日薄西山。

(0)

京师上巳篇

窈窕淑女美胜艳,妃戴翡翠珥明珠。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