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纷纷落,残灯半夜馀。
独怜为客日,重看古人书。
梦觉忧还集,诗成乐自如。
遥思乘兴客,风细片帆舒。
瑞雪纷纷落,残灯半夜馀。
独怜为客日,重看古人书。
梦觉忧还集,诗成乐自如。
遥思乘兴客,风细片帆舒。
这首明代诗人李贤的《夜雪》描绘了深夜降下的瑞雪景象,以及诗人在异乡独处时的感受。"瑞雪纷纷落,残灯半夜馀",通过"瑞雪"和"残灯"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清冷的氛围,暗示诗人身处孤寂之中。"独怜为客日,重看古人书",表达了诗人作为旅人的孤独,以及在这样的夜晚中借阅读古人的书籍来寻求慰藉和寄托。
"梦觉忧还集,诗成乐自如",写诗人从梦境中醒来,忧虑之情并未消散,反而在创作诗歌的过程中找到了片刻的快乐。最后两句"遥思乘兴客,风细片帆舒",诗人想象着远方的友人乘风破浪,帆影悠然,以此寄托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雪夜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心境,以及通过文学创作寻觅精神慰藉的过程,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
老农十口传为古,春遇甲申常畏雨。
风来东北云行西,雨势已成那得禦。
山阴泆湖二百岁,坐使膏腴成瘠卤。
陂塘遗迹今悉存,叹息当官谁可语。
甲申畏雨古亦然,湖之未废常丰年。
小人那知古来事,不怨豪家惟怨天。
游山如读书,深浅皆可乐。
道边小精舍,亦自一丘壑。
凄凉四十年,始复重著脚。
老僧逝已久,讲座尘漠漠。
当时童子辈,衰鬓亦萧索。
扫壁观旧题,岁月真电雹。
文章卑不传,衣食窘如昨。
出门意惘然,辽海渺孤鹤。
志欲富天下,一身常苦饥。
气可吞匈奴,束带向小儿。
天公无由问,世俗那得知。
挥手散醉发,去隐云海涯。
风息天镜平,涛起雪山倾。
轻帆入浩荡,百怪不可名。
虹竿秋月钩,巨鳌倘可求。
灭迹从今逝,回看隘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