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山头暮烟紫,牛羊声断行人止。
平沙风急捲寒蓬,天似穹庐月如水。
大胡太息小胡悲,投鞍欲眠且复起。
汉家诏用李轻车,万丈战云来压垒。
焉耆山头暮烟紫,牛羊声断行人止。
平沙风急捲寒蓬,天似穹庐月如水。
大胡太息小胡悲,投鞍欲眠且复起。
汉家诏用李轻车,万丈战云来压垒。
这首诗描绘的是陆游在焉耆山所见的边塞景象。首句“焉耆山头暮烟紫”以傍晚时分山头缭绕的紫色烟雾,渲染出一种苍茫而神秘的气氛。接着,“牛羊声断行人止”写出了边疆的宁静与荒凉,只有偶尔传来的牛羊叫声和行人的脚步声,显得格外寂静。
“平沙风急捲寒蓬”进一步描绘了沙漠中疾风吹过,卷起的蓬草,展现了边地的寒冷与荒芜。诗人运用“天似穹庐月如水”这句,将天空比作巨大的帐篷,月光如水洒落,营造出一种辽阔而寂寥的意境。
“大胡太息小胡悲”通过“大胡”和“小胡”的叹息和悲伤,暗示了战争带来的民族情绪,既有对家园的忧虑,也有对未知命运的哀叹。最后两句“投鞍欲眠且复起”描绘了战士们疲惫却又不得不起身备战的坚韧,以及“汉家诏用李轻车,万丈战云来压垒”则揭示了朝廷调兵遣将,战事迫在眉睫的紧张局势。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塞风光,融入了战争的紧张气氛,展现了诗人对边疆将士的同情和对国家安危的关注。
空宇本无声,自然发清响。
含毫腼古今,操觚洞莽苍。
思风吹言泉,大海春潮广。
笔颖如剑锋,摧坚亦攻仰。
亘古不平事,指画在孤掌。
所思不能明,为君达遐想。
搜刮及虫鱼,诛求到魍魉。
珍驾税平林,延览得真赏。
枕块憩虚恬,悠然成一往。
方知功德外,音徽属吾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