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欲富天下,一身常苦饥。
气可吞匈奴,束带向小儿。
天公无由问,世俗那得知。
挥手散醉发,去隐云海涯。
风息天镜平,涛起雪山倾。
轻帆入浩荡,百怪不可名。
虹竿秋月钩,巨鳌倘可求。
灭迹从今逝,回看隘九州。
志欲富天下,一身常苦饥。
气可吞匈奴,束带向小儿。
天公无由问,世俗那得知。
挥手散醉发,去隐云海涯。
风息天镜平,涛起雪山倾。
轻帆入浩荡,百怪不可名。
虹竿秋月钩,巨鳌倘可求。
灭迹从今逝,回看隘九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三江舟中大醉作》,描绘了诗人在舟中的豪情壮志与醉酒后的超然心境。首句“志欲富天下,一身常苦饥”展现了诗人胸怀壮志,渴望济世扶贫的高尚情操,然而现实却常使他感到生活的艰辛。接下来的“气可吞匈奴,束带向小儿”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豪迈的气概和不畏强权的决心。
“天公无由问,世俗那得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他的理想不被理解,只能在醉中寻求片刻解脱。然后,“挥手散醉发,去隐云海涯”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尘世,归隐山海的愿望,形象生动。
“风息天镜平,涛起雪山倾”运用比喻,描绘出风平浪静时如镜的水面和波涛汹涌时如雪山崩塌的壮丽景象,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接下来的“轻帆入浩荡,百怪不可名”则寓言般地表达了诗人乘船破浪前行,面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期待。
最后两句“虹竿秋月钩,巨鳌倘可求”以奇特的意象,表达诗人希望借助渔竿钓取巨鳌(象征权力或机遇),以实现自己的抱负。而“灭迹从今逝,回看隘九州”则表达了诗人决心抛开尘世束缚,追求自由无拘的生活,回首过往,觉得曾经的天地局限已不再重要。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激昂,既有壮志豪情,又有深沉的感慨,展现了陆游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