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催玉漏夜迟迟,残月弯弓上海湄。
想是惜花人起早,慌忙只画半边眉。
频催玉漏夜迟迟,残月弯弓上海湄。
想是惜花人起早,慌忙只画半边眉。
这首明代诗人苏福的《二十七夜月》描绘了一幅夜晚静谧而略带匆忙的画面。"频催玉漏夜迟迟",通过“玉漏”(古代计时器)的滴水声,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和夜晚的漫长。"残月弯弓上海湄",形象地描绘了月亮如弯弓挂在海面上,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后两句"想是惜花人起早,慌忙只画半边眉"则转而聚焦于人物,推测可能是某个爱花之人因黎明将至,急于欣赏花朵,连化妆都显得有些急切,只匆匆描画了一半眉毛。这不仅体现了人物的生活情趣,也寓含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美景稍纵即逝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
濂溪之水清,未足濯公缨。
平生抱苦节,成就此溪名。
长啸置符传,孤云归思轻。
溪头四壁居,溪下百亩耕。
量汲奉晨盥,课樵共夕烹。
希逢杖屦游,但听弦歌声。
为客剪三径,传家通一经。
双珠交照乘,合璧倍连城。
被褐有馀乐,问缣无隐情。
桂林两枝秀,借尔俗眼荣。
昔仰名父子,今推难弟兄。
不应文范裔,遽谓公惭卿。
如袭带砺封,毋为权利倾。
地实寝丘比,有力安得并。
勒诗高岸石,敢告后代生。
人生七十稀,行年今已半。
事功贵及时,迟暮复何算。
嗟吾夙多负,失怙在童丱。
诗礼思有闻,飘飖辞祖贯。
慈亲念衰绪,猝猝营婚宦。
名姓系西班,星霜亟徂换。
未筑黄金台,长歌白石烂。
岂无同心契,相望眇云汉。
每虞狂飙至,摧折涧底干。
异日偶班输,抱柯徒永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