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何重重,乃在蜀川之西、芙蓉之峰。
太学儒生念慈母,望云千里心忡忡。
朝望云在西,夕望云在东。
白云有聚散,此心无终穷。
儿昔在家时,手种宜男草。
阿母倚堂门,看花颜色好。
儿今两年不得还,梦里犹怀蜀道难。
秋风吹梦渡江去,飞绕太白峨眉间。
意匠经营劳画史,别情深似巴江水。
丈夫当学狄司空,读书莫忘孝与忠。
白云何重重,乃在蜀川之西、芙蓉之峰。
太学儒生念慈母,望云千里心忡忡。
朝望云在西,夕望云在东。
白云有聚散,此心无终穷。
儿昔在家时,手种宜男草。
阿母倚堂门,看花颜色好。
儿今两年不得还,梦里犹怀蜀道难。
秋风吹梦渡江去,飞绕太白峨眉间。
意匠经营劳画史,别情深似巴江水。
丈夫当学狄司空,读书莫忘孝与忠。
这首诗以“望云”为题,表达了对远方母亲的深切思念之情。诗人将自己对母亲的思念寄托于白云之上,白云的聚散象征着情感的起伏,而“此心无终穷”则表达了思念之情的永恒不息。诗中通过回忆与母亲共处的美好时光,如手种宜男草、母亲倚门看花等场景,增强了情感的真实感和亲切感。同时,诗人也借梦境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以及对蜀道艰难的感慨。最后,诗人以“丈夫当学狄司空,读书莫忘孝与忠”结束,既是对自身行为的期许,也是对传统美德的弘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成功地传达了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对家庭责任的重视,展现了明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道德观念。
寡妇得丹穴,礼抗万乘君。
百尺怀清台,煌煌巴水滨。
丈夫无货财,为德将何因。
观时得权变,白圭诚智人。
东南市玉帛,西北贸马牛。
为君富敌国,五行运其筹。
握土成黄金,丹诀藏浮丘。
关中日转饷,地利如川流。
功名何赫赫,谁知文终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