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带青蓑湿,风将折角低。
幽期吾不负,旧路此俱迷。
书到劳僮仆,泥深仗马蹄。
茅檐日未短,犹及午时鸡。
雨带青蓑湿,风将折角低。
幽期吾不负,旧路此俱迷。
书到劳僮仆,泥深仗马蹄。
茅檐日未短,犹及午时鸡。
这首诗描绘了雨中行路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首联“雨带青蓑湿,风将折角低”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雨中景象,蓑衣被雨水打湿,风似乎也在低垂,营造出一种湿润而宁静的氛围。颔联“幽期吾不负,旧路此俱迷”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过去的回忆交织的情感,既有对未知的探索,也有对过往的怀念。
颈联“书到劳僮仆,泥深仗马蹄”进一步展现了旅途中的艰辛与劳顿,通过“劳”和“仗”两个动词,生动地刻画了仆人和马在泥泞中艰难前行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也参与其中,共同面对旅途的挑战。
尾联“茅檐日未短,犹及午时鸡”则以轻松的笔触收束全诗,描绘了一幅乡村生活的日常画面,虽然旅途劳顿,但诗人依然能够感受到生活中的温馨与美好,午时的鸡鸣提醒着时间的流逝,却也让人感到岁月静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感观察和对生活细节的深刻体悟,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生活情趣和哲理意味的佳作。
君不见自心非断亦非常,普在诸方不入方。
亦复不依前后际,又复非圆非短长。
湛然无生亦无灭,非白非黑非青黄。
虽复念虑知诸法,而实不住念中央。
众生入而无所入,虽取六境无所伤。
智者分明了知此,是故号曰法中王。
自悟知此非知法,因尔智慧等金刚。
不藉外缘资内府,戒定慧品自閒防。
安住普超三昧顶,忆想颠倒永消亡。
觉诸烦恼真如相,称此空名为道场。
为众班宣演常教,如此妙义未曾彰。
行路难,路难微妙甚难行。
若以无知照知法,现前证得本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