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野竹》
《野竹》全文
宋 / 张嵲   形式: 古风

野竹何修修,森然满山麓。

清溪漱苍根,夜雨滋寒玉。

干密风岂摇,林深鸟应宿。

苍山黄叶中,见此歘惊目。

经行一回首,何用慰羁束。

(0)
注释
修修:形容竹子高而直的样子。
森然:形容竹林繁密的样子。
漱:像水冲洗一样。
寒玉:比喻竹子在雨中显得清凉如玉。
羁束:束缚,指旅途中的孤独和困顿。
翻译
野竹多么修长,茂盛地布满山坡。
清澈的溪流洗刷着青翠的根部,夜晚的雨水滋润着寒冷的玉石。
竹干密集,风也无法撼动,树林深处,鸟儿应当栖息。
在苍翠的山间黄叶中,看到这番景象,让人猛然一惊。
每次走过,回头一望,这景色就能安慰我漂泊的心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景,通过对野竹、清溪和夜雨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情感寄托。

"野竹何修修,森然满山麓。" 这两句直接勾勒出一片郁郁葱葱的野竹,它们生长在山间,没有人工的修剪,却自发形成了一道自然的风景线。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也表现了他对自然状态中生命力的欣赏。

"清溪漱苍根,夜雨滋寒玉。" 清溪的水流轻拂着竹根,而夜晚的雨水则让竹子更加鲜润,宛如冰清玉洁。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景象,也传达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情怀。

"干密风岂摇,林深鸟应宿。" 野竹在风中保持坚韧,而林间的鸟儿则在深沉的树荫中安歇。这两句强调了自然界生命体的坚韧与宁静。

"苍山黄叶中,见此歘惊目。" 在苍翠的山野和枯黄的落叶之中,诗人对眼前的景象感到震撼和惊喜。这一句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激动和自然美景带给他的感受。

"经行一回首,何用慰羁束。" 诗人的目光在经过这番观赏后转向身后,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以及对世俗羁绊的释然。这最后两句为诗歌增添了哲理和深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景象描写,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理解和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张嵲

张嵲
朝代:宋   字:巨山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生辰:1096—1184

张嵲(1096—1184),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猜你喜欢

过吉水永泰寺

乱峰回绝涧,荒殿掩空扉。

当路草盈尺,绕垣松数围。

定僧离世久,惊犬见人稀。

午坐同斋供,山厨煮蕨薇。

(0)

舟中述怀

经年持节又趋朝,楚雨闽岚万里遥。

画虎自惭为拙宦,闻鸡独起在清宵。

近河山好帘常捲,午夜诗成烛半消。

风景苍茫春事去,柴门花落草齐腰。

(0)

内丘道中

阴阴高柳静,宿雨忽惊秋。

沙日晴初散,风尘澹欲收。

山青连上党,堞隐辨中丘。

无奈思乡念,蝉声傍驿楼。

(0)

龙洞

侧身上高冈,俯视寒水碧。

连峰截浮云,有洞呀石壁。

林疏澹晨光,却立屡回策。

仆夫指顾予,云兹龙所宅。

喧阗万壑趋,溟滓入地脉。

潜流逗前山,波翻洪涛拆。

含弘恣虚受,惨澹惧幽塞。

焉知泛滥虞,应识神明力。

临河结长思,知是禹遗迹。

融奇自乾坤,通气实山泽。

崖倾古木樛,路绝阴雾积。

苍茫问征途,旌旆照日色。

茅庐隔尘沙,微泉注阡陌。

远怜朱夏时,旱甚千里赤。

灵物岂无意,云雨竟莫测。

欲往不可得,临风一叹息。

(0)

岁暮

数日馀寒岁又新,江山长许著閒人。

但令浊酒堪娱客,不用轻裘此称身。

草阁昼眠生物色,霜郊徐步断风尘。

却嫌交际曾多事,里巷犹知让逐臣。

(0)

送周鍊师谒选归长洲

秋风草阁天平寺,别后停云几咏思。

昨夜万山飘雪处,是谁双屐到门时。

两梁未脱颜何厚,五粒深餐骨尚奇。

归去洞中寻旧侣,月明还抱玉箫吹。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