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空不可极,极望转生烟。
日抱游尘外,晴曛晓露前。
微微依静渚,漠漠映遥天。
何处功臣阁,临风一惘然。
秋空不可极,极望转生烟。
日抱游尘外,晴曛晓露前。
微微依静渚,漠漠映遥天。
何处功臣阁,临风一惘然。
这首《秋烟》由明末清初诗人陈恭尹所作,描绘了秋日天空中烟雾缭绕的景象,充满了深邃与宁静之美。
首句“秋空不可极,极望转生烟”开篇即点出主题,秋日的天空广阔无垠,但望向远方时,却只见烟雾弥漫,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接着,“日抱游尘外,晴曛晓露前”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烟雾与日光、露水交织的画面,日光似乎在烟雾之外游离,而清晨的露水则在烟雾的笼罩下显得格外清新。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自然景象以生命感,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微微依静渚,漠漠映遥天”两句则将视线拉远,静渚(静止不动的小岛)与烟雾相依,远处的天空被烟雾所映照,形成了一幅宁静而又辽阔的景象。这里的“静渚”与“遥天”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最后,“何处功臣阁,临风一惘然”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感慨。功臣阁,可能是指古代表彰功臣的建筑,此处借指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诗人站在这样的景色之中,不禁思绪万千,对那些曾经为国家、民族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们产生了深深的怀念与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天空中烟雾缭绕的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宁静,也寄托了诗人对历史、对英雄的深深思考与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