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久雨》
《久雨》全文
宋 / 李昭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苦雨经旬久,溟濛势未收。

细声来短盖,横点透重裘。

涧曲水流急,峰深云气浮。

此行吾自喜,所念老农忧。

(0)
鉴赏

这首宋朝李昭玘的《久雨》,描绘了连绵不绝的雨水景象,细腻地展现了雨声、雨势以及雨中景物的变化,同时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现象与农事的深切关怀。

首联“苦雨经旬久,溟濛势未收”,开篇即点明了雨势之长且未减,以“苦”字渲染出雨水给人们带来的不便和困扰,而“经旬久”则强调了时间之长,“溟濛”一词形象地描绘了雨雾蒙蒙的状态,暗示雨势之大。

颔联“细声来短盖,横点透重裘”,进一步描绘雨的细微与密集。雨声细密,仿佛从伞下轻轻飘落;雨点横飞,穿透厚重的衣物,生动地展现了雨的形态与力度。这里通过听觉和触觉的双重感受,让读者仿佛能亲身体验到雨的细腻与湿润。

颈联“涧曲水流急,峰深云气浮”,转而描写雨后山间景象。山涧中的水流因雨水而变得湍急,山峰深处云雾缭绕,云气随风浮动,展现出雨后山林的清新与生机。这一联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了雨后万物复苏的寓意。

尾联“此行吾自喜,所念老农忧”,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欣赏雨后美景的同时,诗人也感同身受于老农对连绵阴雨可能带来的农作物受损的忧虑。这一联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展现了他对社会民生的关注,体现了古代文人兼济天下的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变化,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切,是一首兼具自然之美与人文关怀的作品。

作者介绍

李昭玘
朝代:宋

李昭玘(?~一一二六),字成季,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任徐州教授。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自秘书省正字除校书郎。通判潞州,入为秘书丞、开封府推官。出提点永兴、京西、京东路刑狱。徽宗立,召为右司员外郎,迁太常少卿,出知沧州。崇宁初,入党籍,居闲十五年,自号乐静先生。钦宗靖康元年,以起居舍人召,未赴而卒。有《乐静集》三十卷传世,其中诗四卷,而今存各本均缺第二卷。《宋史》卷三四七有传。 李昭玘诗,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陆心源藏抄本。新辑集外诗,补于卷末。
猜你喜欢

追怀刘壮肃公

乾坤东港谁家地,金碧楼台笼海气。

日浴咸池水尽红,珊瑚万树鲛人泪。

当日仙洲筑将坛,淮南丛桂忆刘安。

雷声千里开驰道,铜柱萧萧影尚寒。

灿烂黄金新世界,等閒掷过恒河外。

空费经营一片心,弯弓六载扶桑挂。

万事人间总可哀,骑麟被发莫归来。

匆匆海底扬尘后,闻说昆明亦劫灰。

(0)

无题次邱工部韵八首·其四

荡荡青天白日迟,鸳鸯待阙阻佳期。

人生得意须年少,天下伤心是别离。

弦绝更谁知法曲,妆成空自赏丰姿。

若教倚市甘轻薄,亦有千金却扇时。

(0)

春日杂感,次粤台秋唱韵八首·其五

少年奇计慕甘罗,玉帐韬钤历览多。

投笔功名空自许,挥戈志事竟蹉跎。

闻鸡起作刘琨舞,扣角和成宁戚歌。

热血一腔犹似火,不随尘劫共消磨。

(0)

与厚庵在无闷草堂迟陈、傅诸子不至却寄·其二

把耒东田隐,垂纶北渚居。

世人宜见弃,之子岂相疏?

别恨盈春水,佳期负尺书。

空教素心友,吟望倚茆庐。

(0)

甲午岁丹阳道中即事·其五

闻道黄连破,吴侬喜欲狂。

渠魁竟授首,遐裔尽来王。

洗甲浔阳水,铭功赤壁冈。

总戎英且武,疑是郭汾阳。

(0)

寄赠袁叔异由监中除湖州西去

矫矫丹凤雏,文采光陆离。

羽翮一何长,奋然起高飞。

俯视蓬蒿间,相去如云泥。

思之不可睹,令我中肠悲。

兹言下千仞,止彼梧桐枝。

醴泉可饮渴,竹实可疗饥。

徘徊顾其凤,栖息良自宜。

朝阳丽崇冈,和鸣此其时。

勖哉垂鸿猷,庶以慰遐思。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