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人犯逆鳞龙,一代贤豪此地钟。
香火制存空古庙,策书名在有遗封。
萧萧白发馀民改,曲曲青山旧路重。
欲向五陵还吊古,永安城外数声钟。
布衣人犯逆鳞龙,一代贤豪此地钟。
香火制存空古庙,策书名在有遗封。
萧萧白发馀民改,曲曲青山旧路重。
欲向五陵还吊古,永安城外数声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经古庙,追思历史人物的情景。首句“布衣人犯逆鳞龙”寓意深刻,以“布衣人”象征普通百姓,却敢于挑战权势,暗指历史上那些不畏强权、勇于抗争的英雄人物。接着“一代贤豪此地钟”点明了此地曾涌现出众多杰出人才,彰显了地方的历史文化底蕴。
“香火制存空古庙”描述了古庙虽已荒废,但香火未断,寄托着后人对先贤的敬仰与怀念。“策书名在有遗封”则通过历史文献记载,强调了这些人物在史册上的地位与影响,他们的名字被永久铭记。
“萧萧白发馀民改”描绘了岁月更迭,昔日繁华已成过往,只有白发老人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曲曲青山旧路重”则以自然景观的不变反衬人事的沧桑,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故土的深情。
最后,“欲向五陵还吊古,永安城外数声钟”表达了诗人想要前往五陵(古代帝王陵寝)凭吊古人的愿望,以及在永安城外听到的钟声,似乎在为历史人物的英勇事迹而鸣,增添了诗作的庄重与肃穆之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缅怀,展现了对英雄主义精神的颂扬,以及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
西陆行终令,东篱始再阳。
绿英初濯露,金蕊半含霜。
自有兼材用,那同众草芳。
献酬樽俎外,宁有惧豺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