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陆蒙老韵》
《答陆蒙老韵》全文
宋 / 释净端   形式: 古风

枕上浮生过半百,短发毵毵霜样白。

西溪河上旧家山,岁岁故乡归似客。

船头渐进古松门,云是吴筠读书宅。

烟云半岭望层楼,鳌顶峥嵘蕊宫窄。

有人挂衲归盘陀,棱棱瘦骨真维摩。

几年面壁舌不动,忽然拍手赓渔歌。

秋来满船载明月,俄惊雨笠仍烟蓑。

黄梅渡口水流急,五湖深处任风波。

(0)
翻译
枕上度过的岁月已过半百,稀疏的头发如霜般雪白。
回忆起西溪河边的老家山,每年回乡都像作客一般。
船渐渐驶入古老的松木门,听说这是吴筠读书的地方。
半山腰的云雾中眺望高耸的楼阁,仿佛海中的鳌峰,宫殿狭小而险峻。
有人挂着僧袍归隐盘陀,那瘦削的身躯宛如维摩诘一般。
多年静坐面壁不言,突然拍手应和渔人的歌谣。
秋天,满船载着明月,忽然风雨交加,戴上斗笠披上蓑衣。
黄梅渡口水流湍急,深入五湖,任凭风浪起伏。
注释
枕上:指卧床。
浮生:比喻短暂的人生。
毵毵:形容毛发稀疏。
岁岁:每年。
故乡:家乡。
归似客:归来如同客人。
古松门:古老的松树林边。
吴筠:历史人物。
读书宅:读书人的居所。
烟云半岭:半山云雾。
层楼:多层楼阁。
鳌顶:像海中巨鳌的山峰。
挂衲:僧人挂布袍。
盘陀:佛教修行者隐居之地。
维摩:佛教人物。
面壁:静坐对着墙壁。
舌不动:沉默不语。
赓渔歌:应和渔夫的歌。
秋来:秋季来临。
雨笠:斗笠。
烟蓑:蓑衣。
黄梅渡口:特定地点名。
五湖:泛指大湖。
任风波:任由风浪起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年事已高,头发斑白,如同霜雪,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他回忆起在西溪河畔的老家,每年归乡都仿佛是过客。行至古松掩映的读书人吴筠的居所,诗人远眺山岭上的烟云缭绕,感叹楼宇之高峻。接着,诗人提及一位苦修者挂衲归隐,其骨瘦如维摩诘,多年静坐不言,突然以歌声回应渔歌,展现了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秋来时分,诗人满载明月归航,却不料风雨突至,不得不戴上雨笠烟蓑,显示出生活的无常与自然的变幻。最后,他在黄梅渡口感受到水流湍急,五湖深处的航行充满未知和风险,但诗人似乎对此处的风浪无惧,展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景物描绘,寓含了对岁月流转、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超然境界的向往,体现了宋代理学禅宗融合的诗风。

作者介绍

释净端
朝代:宋

释净端(一○三二~一一○三),俗姓邱,字表明,归安(今浙江吴兴)人。肄业吴山解空讲院,顿契心法,乃从仁岳法师受公《楞严》要旨。参宝觉齐岳禅师得悟。见弄狮子者,丛林号为端师子,自号安闲和尚。徽宗崇宁二年趺坐而化,年七十二。有《吴山集》,已佚。事见《禅林僧宝传》卷一九、《罗湖野录》卷一、清光绪《归安县志》卷四三、《吴兴诗存》卷一四。今录诗四十二首。
猜你喜欢

三山寺戏堂头僧·其一

竹不容尘入,山宁与俗交。

开门悬梵偈,置榻解僧包。

不见肘生柳,未闻头戴巢。

葛藤非我事,笑语浪相嘲。

(0)

乙丑十一月十一日决狱次日迎帅舟中赋二诗首呈吴司理·其一

滞舟推若泥,逆水去如还。

已历三辰次,才行十里间。

千斯吾命薄,独尔破天悭。

所赖圣贤事,其初不厌艰。

(0)

莹老自浙归住东广光孝移住南华·其五

制止寺中房相砚,曹溪堂上祖师衣。

旧家公案新拈起,两样机关一指归。

(0)

送广东潘帅移镇湖南十口号·其八

八碑新打挂舲斋,万里春从碑上来。

墨本不须多带去,潇湘有石可重开。

(0)

余得英州石山副之五绝句送曾鼎臣·其一

小山欲与岳为曹,其末虽危本则牢。

屹立挺身行所独,旁罗垂首让其高。

(0)

壬戌二月十九日都巡李叔永躬按酒课于会田市二十八日闻余且至还家若相避然赋三绝·其三

主人未叱曲车回,客子涎流口欲开。

阮籍已收青眼去,陶潜休望白衣来。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