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浮生过半百,短发毵毵霜样白。
西溪河上旧家山,岁岁故乡归似客。
船头渐进古松门,云是吴筠读书宅。
烟云半岭望层楼,鳌顶峥嵘蕊宫窄。
有人挂衲归盘陀,棱棱瘦骨真维摩。
几年面壁舌不动,忽然拍手赓渔歌。
秋来满船载明月,俄惊雨笠仍烟蓑。
黄梅渡口水流急,五湖深处任风波。
枕上浮生过半百,短发毵毵霜样白。
西溪河上旧家山,岁岁故乡归似客。
船头渐进古松门,云是吴筠读书宅。
烟云半岭望层楼,鳌顶峥嵘蕊宫窄。
有人挂衲归盘陀,棱棱瘦骨真维摩。
几年面壁舌不动,忽然拍手赓渔歌。
秋来满船载明月,俄惊雨笠仍烟蓑。
黄梅渡口水流急,五湖深处任风波。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年事已高,头发斑白,如同霜雪,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他回忆起在西溪河畔的老家,每年归乡都仿佛是过客。行至古松掩映的读书人吴筠的居所,诗人远眺山岭上的烟云缭绕,感叹楼宇之高峻。接着,诗人提及一位苦修者挂衲归隐,其骨瘦如维摩诘,多年静坐不言,突然以歌声回应渔歌,展现了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秋来时分,诗人满载明月归航,却不料风雨突至,不得不戴上雨笠烟蓑,显示出生活的无常与自然的变幻。最后,他在黄梅渡口感受到水流湍急,五湖深处的航行充满未知和风险,但诗人似乎对此处的风浪无惧,展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景物描绘,寓含了对岁月流转、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超然境界的向往,体现了宋代理学禅宗融合的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