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亳州林待制》
《寄亳州林待制》全文
宋 / 陈师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湖海相望阙寄声,云林过雨未全晴。

青衫作吏非前日,白首论文笑后生。

似听儿童迎五马,稍修书札问专城。

一闻苦李蒙庄句,不复人间世后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ulíndàizhì
sòng / chénshīdào

hǎixiāngwàngquēshēngyúnlínguòwèiquánqíng

qīngshānzuòfēiqiánbáishǒulùnwénxiàohòushēng

tīngértóngyíngshāoxiūshūzháwènzhuānchéng

wénméngzhuāngrénjiānshìhòumíng

翻译
遥望湖海期待着回应,雨后的云林还未完全放晴。
如今穿着青衫做官已非往昔,满头白发却仍与人论文谈笑风生。
仿佛听见孩童们欢庆迎接贵客,开始整理书信问候地方长官。
一旦听到苦李蒙庄的妙句,便忘却世间功名之争。
注释
湖海:广阔的湖泊和海洋,象征远方或广阔的胸怀。
阙:欠缺,这里指期待。
云林:云雾缭绕的树林。
过雨:经过雨水洗礼。
非前日:不再是过去的日子。
白首:满头白发,表示年龄大。
论文:讨论学问。
后生:年轻人。
似听:仿佛听见。
五马:古代官员出行时随从的马匹,象征贵客。
专城:地方长官。
苦李蒙庄句:苦李蒙庄,可能是某位诗人的佳句,比喻高雅的文学作品。
不复:不再。
人间世后名:世间世俗的名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寄给好友林待制的一首表达思念与感慨之作。首句“湖海相望阙寄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虽身处异地,只能通过书信传递心意的场景,湖海相隔,显得情谊深厚。次句“云林过雨未全晴”则借景抒情,暗示了生活的波折和心境的阴晴不定。

“青衫作吏非前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身份的怀念,曾经的青衫文士如今已为官,生活发生了变化。“白首论文笑后生”则流露出对年轻时学术探讨的追忆,以及对后辈的欣赏和自嘲。

“似听儿童迎五马”运用典故,暗指友人地位显赫,如同孩童迎接贵客,而诗人期待能有机会修书询问友人的近况。“稍修书札问专城”进一步表达了对通信的渴望,希望能借此了解友人在地方政事上的作为。

最后两句“一闻苦李蒙庄句,不复人间世后名”以苦李和蒙庄的典故,表明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即使在官场中,也希望能因文学才华而非官位留名于世。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珍视,又有对人生境遇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陈师道
朝代:明

猜你喜欢

夏日

赤日黄尘褦襶忙,放翁湖上独相羊。

竹梢露滴惊残梦,荷盖风翻送早凉。

暑用酒逃犹有待,热凭静胜更无方。

空斋一榻翛然卧,闲看衣篝起篆香。

(0)

月夕

开户满庭雪,徐看知月明。

微风入丛竹,复作雪来声。

俗尘不待扫,凛然肝肺清。

村深无漏鼓,鹤唳报三更。

(0)

去岁九月二十七日,在黄州,生子遁,小名干儿,颀然颖异。至今年七月二十八日,病亡于金陵,作二诗哭之·其一

吾年四十九,羁旅失幼子。

幼子真吾儿,眉角生已似。

未期观所好,蹁跹逐书史。

摇头却梨栗,似识非分耻。

吾老常鲜欢,赖此一笑喜。

忽然遭夺去,恶业我累尔。

衣薪那免俗,变灭须臾耳。

归来怀抱空,老泪如泻水。

(0)

朱寿昌郎中,少不知母所在,刺血写经,求之五十年,去岁得之蜀中。以诗贺之

嗟君七岁知念母,怜君壮大心愈苦。

羡君临老得相逢,喜极无言泪如雨。

不羡白衣作三公,不爱白日升青天。

爱君五十著綵服,儿啼却得偿当年。

烹龙为炙玉为酒,鹤发初生千万寿。

金花诏书锦作囊,白藤肩舆帘蹙绣。

感君离合我酸辛,此事今无古或闻。

长陵朅来见大姊,仲孺岂意逢将军。

开皇苦桃空记面,建中天子终不见。

西河郡守谁复讥,颍谷封人羞自荐。

(0)

枕上

小智好自私,小德常自足。

自私开人贼,自足心有目。

瑕瑜不相掩,君子比良玉。

默默枕上思,戒之在深笃。

(0)

行阙养种园千叶杏花二首·其一

不信东皇也有私,如何偏宠杏花枝。

于中更出红千叶,且道此花奇不奇。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