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好自私,小德常自足。
自私开人贼,自足心有目。
瑕瑜不相掩,君子比良玉。
默默枕上思,戒之在深笃。
小智好自私,小德常自足。
自私开人贼,自足心有目。
瑕瑜不相掩,君子比良玉。
默默枕上思,戒之在深笃。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时的作品,名为《枕上》。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抒发个人修养与品德提升的诗歌。
“小智好自私,小德常自足。”这里批评了那些只顾自己利益、满足于现状而不求上进的人。这种人通常缺乏远见和高尚的情操,他们的智慧和道德都比较狭窄。
“自私开人贼,自足心有目。”这两句进一步指出自私和自满会导致人的内心产生邪恶的想法,就像眼睛能看到外界一样,一个内心充满私欲和自满的人,其心理活动也会受到这种态度的影响。
“瑕瑜不相掩,君子比良玉。”这一对比则表达了高尚品德如同璀璨之玉,不会被瑕疵所掩盖。这里的“君子”指的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他们像珍贵的美玉一样,即便是微小的瑕疵也无法遮蔽其价值。
最后,“默默枕上思,戒之在深笃。”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反省自己,告诫自己要有深刻的警觉和自我约束。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个人修养的重视,以及通过内心的深刻反省来提升自己的决心。
总体来说,这首诗强调了自我反省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提倡君子之道,劝诫人们要有远大的志向和高尚的情操。
陟彼北顾楼,遥望燕台城。
亭亭入云端,阊阖夹层扃。
极枢亘南北,分野隔杳冥。
念子昔年少,词垣著奇英。
待诏趋内庭,出入供承明。
丈夫志四海,岂为林壑盟。
征雁背人翔,孤鸣索其朋。
明德期不爽,离思奚足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