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饮霜餐不记秋,黄花三昧室中求。
区区形色多相似,争得先生为点头。
露饮霜餐不记秋,黄花三昧室中求。
区区形色多相似,争得先生为点头。
这首诗名为《五月菊(其一)》,是明代学者陈献章所作。诗人以露水和霜华比喻刻苦的修炼,表达对高洁品质的追求。"露饮霜餐不记秋"描绘了主人公忘我修行,不计时日的坚韧精神,仿佛在四季更迭中都过着简朴的生活。"黄花三昧室中求"暗指寻求内心深处的智慧或道家所说的"三昧",在静室之中寻找精神的寄托。
"区区形色多相似"指出世间万物表面看似繁复多样,但本质上可能并无太大区别,暗示了诗人对于表象背后的洞察。最后,"争得先生为点头"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智者认同与肯定的心情,希望自己的修为能被有识之士认可。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对知识学问的执着,体现了明代士人崇尚道德修养和学术探索的精神风貌。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狖夜鸣。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相赠比双金。
初开郢客缄封后,想见巴山冰雪深。
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
何时策马同归去,关树扶疏敲镫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