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刺史即日发,领军意气何轻忽。
珠帘美女聊相绐,入宫仍似握槊时。
数行诏下谁相雪,昔何宿留今何决。
馀珍肯受生者惭,死者无声独流血。
华林园,良有以,死见先王诚已矣。
冤魂莫恨刘桃枝,请问西华门外水。
兖州刺史即日发,领军意气何轻忽。
珠帘美女聊相绐,入宫仍似握槊时。
数行诏下谁相雪,昔何宿留今何决。
馀珍肯受生者惭,死者无声独流血。
华林园,良有以,死见先王诚已矣。
冤魂莫恨刘桃枝,请问西华门外水。
这首诗《哀赵郡》是明代诗人黄淳耀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赵郡的哀悼之情。诗中描绘了赵郡被兖州刺史突然调任的情景,领军的轻率态度与珠帘美女的戏弄形成鲜明对比,揭示出权力更迭中的无奈与悲哀。
“兖州刺史即日发,领军意气何轻忽。” 开篇即点明事件的核心——赵郡被调任的官员,以及领军在这一变动中的态度。这里的“轻忽”二字,不仅指出了领军的草率行为,也暗含了对权力更迭中人性冷漠的批判。
“珠帘美女聊相绐,入宫仍似握槊时。” 描述了赵郡被调任后的生活状态,以珠帘美女的戏弄来象征其处境的尴尬与无奈,同时将入宫后的状态与握槊时的紧张气氛相提并论,进一步强调了变化之迅速与影响之深远。
“数行诏下谁相雪,昔何宿留今何决。” 这两句表达了对赵郡命运的深切同情,追问在众多的诏令中,谁能为他申冤,昔日的停留与今日的决断之间,充满了无尽的悲凉与无奈。
“馀珍肯受生者惭,死者无声独流血。” 这里通过“生者惭”与“死者无声”的对比,展现了生命与死亡之间的巨大反差,以及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余下的珍宝或许能为生者带来一丝安慰,但死去的灵魂却只能默默承受痛苦,无法诉说。
“华林园,良有以,死见先王诚已矣。” 这句话表达了对赵郡最终得以见到先王的安慰,虽然这种方式并不理想,但至少给予了他一丝慰藉。华林园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超脱现实的领域,是对逝者的一种精神寄托。
“冤魂莫恨刘桃枝,请问西华门外水。” 最后两句则以一种宽慰的口吻,劝告冤魂不要怨恨,而是去寻找西华门外的水流,暗示着生命虽终,但灵魂可以得到解脱与安宁。这里巧妙地运用了自然界的元素,寓意着生命的循环与超越。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赵郡命运的哀悼,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权力更迭带来的无奈与悲哀,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与死亡、现实与超脱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帘拍风颠,云共雨、商量欲雪。
愁不寐、兽炉灰冷,寸肠千结。
罗带只贪珠泪濞,金钗不整乌云侧。
对菱花、空自敛双蛾,伤离别。心下事,凭谁说。
愁与恨,如山积。被傍人调闻,呢龟成鳖。
塞雁来时空怅望,梅花开后无消息。
恨薄情、拚却与分飞,还重忆。
夜漏彻三更,梦牛入我屋。
有角断而悬,有足折而缩。
惊觉细思量,谶有何祸福。
兆者事之先,形者心之属。
事既兆于心,梦乃形于腹。
入屋牛有盖,为牢事刑狱。
吾今尚缧囚,其应已桎梏。
体具牢方具,无足牢不足。
不足意无他,示予可脱辐。
去盖只论牛,其义尤可录。
牛足不下垂,得一生可续。
牛角不上横,得某去何速。
一旦忤君心,吾罪当何赎。
生去气横秋,风马不相逐。
下裂舆地图,上应周天宿。
峥嵘挽万钧,其始播百谷。
身虽在笼槛,志不经沟渎。
宁戚不吾歌,丙吉当吾哭。
安得如齐王,过堂怜觳觫。
梦里匡庐兴未阑,转头世事已辛酸。
肥家有术疑非药,漉酒从人笑不冠。
雁序向人群已失,凤雏过眼影何单。
不堪回首原头路,一坞松楸生暮寒。
守节如初未足观,毫釐终始实其艰。
郑公勇却枢衡贵,卫叔羞居荷橐班。
冷暖万端炊饭顷,是非一著弈棋间。
江湖无限孤高客,拭目看公此召还。
一瓮香醪一曲琴,得相寻处且相寻。
杯宽却怪青山小,坐久不知黄叶深。
当路星轺已钳口,异乡风物更关心。
何时系艇秋江上,醉卧芦花雪满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