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侍世子奉献蜀王十首·其七》
《侍世子奉献蜀王十首·其七》全文
明 / 方孝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九经治国本脩身,身正方能鉴别人。

辩佞要知驽异骥,任贤莫指玉为珉。

(0)
鉴赏

此诗出自明代文学家方孝孺之手,名为《侍世子奉献蜀王十首》中的第七首。方孝孺以儒家思想为底蕴,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刻哲理。

首句“九经治国本脩身”,强调了个人修养与国家治理之间的紧密联系。九经,指的是儒家经典,如《周易》、《尚书》等,是古代治国理政的重要理论依据。修身,即个人品德的修养,是治国的基础。这一句揭示了个人道德品质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只有个人品德高尚,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

次句“身正方能鉴别人”,进一步阐述了个人品行对判断他人行为的影响。一个正直的人,能够公正地评价和对待他人,不受私心杂念的干扰,做出客观公正的判断。这不仅是对自己品德的坚守,也是对社会公正的一种维护。

接下来,“辩佞要知驽异骥”一句,强调了辨别善恶、真伪的能力。佞,指巧言令色、善于欺骗的人;驽,比喻能力低下;骥,则是骏马,象征卓越的能力。这句话教导人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时,要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区分出那些看似光鲜实则无能之人与真正有能力、值得信赖的人。

最后,“任贤莫指玉为珉”一句,表达了正确用人之道。玉,象征珍贵、高洁;珉,是质地较差的石头,常用来比喻不值得信任或能力低下的人才。这句话告诫领导者在选拔人才时,切勿因表面的华丽而忽视实质的能力与品德,应以实际能力和忠诚度作为选择的标准。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方孝孺对个人修养与国家治理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还蕴含了对社会公正、人才选拔等方面的独到见解,展现了儒家思想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的应用与指导意义。

作者介绍
方孝孺

方孝孺
朝代:明   字:希直   号:逊志   籍贯:宁海   生辰:1357—1402年7月25日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猜你喜欢

过小孤山

夕阳明媚映涟漪,舟子中流打桨迟。

不觉风波浑忘却,小姑临镜晚妆时。

(0)

渔庵

四面栏干一镜围,渚花汀草各因依。

闲中只合吟渔具,佳处犹欣坐钓矶。

红藕香生无暑到,白鸥浴罢趁凉飞。

年来绝似天随子,逢著烟波便不归。

(0)

读史四首·其四张孝祥

射策高科命意差,金杯劝酒颤宫花。

斜阳烟柳伤心后,仅得词场一作家。

(0)

浈阳峡

闻道浈阳峡,扁舟此再过。

山围天忽小,石激浪偏多。

古木藏猿狖,空岩长薜萝。

客心惊岁晚,修阻奈愁何。

(0)

闲居杂咏五首·其三

小院幽深即洞天,抛书依旧抱书眠。

但看扰扰人多事,便觉闲闲我是仙。

幽咽琴声趋涧水,依微篆影隔溪烟。

足音那得来空谷,早闭柴门待月圆。

(0)

龟山书院

龟山讲学郭门东,野蔓荒烟五亩宫。

却怪空门崇异教,只令吾辈想高风。

濂溪水静莲花茂,伊洛春生雪色融。

兴福斯文在今日,精庐先茸樾林中。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