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明媚映涟漪,舟子中流打桨迟。
不觉风波浑忘却,小姑临镜晚妆时。
夕阳明媚映涟漪,舟子中流打桨迟。
不觉风波浑忘却,小姑临镜晚妆时。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江面景象。夕阳的余晖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增添了几分柔和与温暖。舟子在中流轻轻摇动着船桨,动作显得格外悠缓,仿佛不愿打破这份宁静。诗人巧妙地运用“打桨迟”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舟子的悠闲状态,也暗示了时间的缓慢流逝。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通过“不觉风波浑忘却”一句,巧妙地将读者的思绪从眼前的宁静画面带入更深的意境之中。这里的“风波”既指自然界的风浪,也暗喻人生的起伏和世事的变幻。然而,在此刻的宁静中,这一切似乎都被暂时遗忘,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心灵得以净化的氛围。
最后,“小姑临镜晚妆时”这一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温馨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小姑对着镜子化妆,这不仅是对美的追求,也是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这一场景与前文的宁静和谐相呼应,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生活瞬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感悟,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与赞美。在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给人以心灵上的慰藉和启示。
禽父始宅奄,犹未荒大东。
周王有名祀,名山止龟蒙。
尚父赐履海,泱泱表大风。
时无神仙言,不睹金银宫。
春秋贬宋父,坐失玉与弓。
祊田富汤沐,季旅何懜懜。
秦穆作西畤,帝醉终可逢。
恒无三脊茅,遂辍登山踪。
顽哉鲁与齐,灵气不牖衷。
孤负介海岱,海深岱徒崇。
素王张三世,元始而麟终。
文成号数万,太平告成功。
其文富沧海,其旨高苍穹。
于是海岱英,尽入孔牢笼。
熙朝翠华至,九跪迎上公。
厥典盛谒林,汉后无兹隆。
惜哉有阙遗,未举金泥封。
小臣若上议,廷臣三日聋。
首谒孔林毕,继请行升中。
继请射沧海,三事碑三通。
古体日霾晦,但嗤秦汉雄。
周情与孔思,执笔思忡忡。
《题吴南芗东方三大图》【清·龚自珍】禽父始宅奄,犹未荒大东。周王有名祀,名山止龟蒙。尚父赐履海,泱泱表大风。时无神仙言,不睹金银宫。春秋贬宋父,坐失玉与弓。祊田富汤沐,季旅何懜懜。秦穆作西畤,帝醉终可逢。恒无三脊茅,遂辍登山踪。顽哉鲁与齐,灵气不牖衷。孤负介海岱,海深岱徒崇。素王张三世,元始而麟终。文成号数万,太平告成功。其文富沧海,其旨高苍穹。于是海岱英,尽入孔牢笼。熙朝翠华至,九跪迎上公。厥典盛谒林,汉后无兹隆。惜哉有阙遗,未举金泥封。小臣若上议,廷臣三日聋。首谒孔林毕,继请行升中。继请射沧海,三事碑三通。古体日霾晦,但嗤秦汉雄。周情与孔思,执笔思忡忡。
https://shici.929r.com/shici/m17TDZqw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