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到西山岸,寻幽迤逦斜。
居然六七里,无境不烟霞。
遂发石公寺,定过神女家。
云和风静里,已度万梅花。
舟到西山岸,寻幽迤逦斜。
居然六七里,无境不烟霞。
遂发石公寺,定过神女家。
云和风静里,已度万梅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深入自然的探索之旅,充满了对山水之美的赞叹与感悟。诗人乘舟至西山之畔,沿着蜿蜒的小径前行,沿途六七里的路程,皆被烟霞美景所覆盖,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居然六七里,无境不烟霞”,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这一路所见皆是如画般的景致,烟雾缭绕,云霞满布,美不胜收。这种景象不仅令人赏心悦目,更激发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慨。
“遂发石公寺,定过神女家”,在行进的过程中,诗人不仅欣赏着沿途的风景,还探访了石公寺和神女家,这些地方或许有着独特的历史故事或传说,为这次旅行增添了更多的人文色彩。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不仅展现了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也表达了对人文历史的兴趣与尊重。
“云和风静里,已度万梅花”,最后两句将视线从宏观的自然景观转向了更为细腻的自然元素——梅花。在云淡风轻的宁静时刻,诗人已经穿过了繁花似锦的梅花林。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又一次赞美,也是对旅途中的美好瞬间的捕捉与珍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将一次寻常的游历描绘得富有诗意,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朔风催雪天欲雨,秋娘老去丁沽路。
不知听歌人更老,题句瘿庵已丘墓。
乱从丁巳召强藩,徐泗连兵入天府。
群帅如罴复如虎,皖直奉洛继以鲁。
黄河北来日相杀,矧复兵饷借索虏。
祸连西北迄东南,地尽察绥放吴楚。
岭表劳师渡湘汉,势成南北无沛羽。
纷纷部曲人异谋,不各相杀则相觑。
十州百姓死其下,民实何辜国焉祚。
北客尔来十五年,戊壬我南止松沪。
越庚及癸再言归,娇女已长弱妻妪。
先墓萧萧阙洒扫,深山林密盗无数。
不敢言老望归祭,曷反苍颜对封树。
简岸我师卅年别,展谒汾江亲请语。
人心风俗何以乱,不在政治与军旅。
始于邪说终暴行,世乃一乱乱无度。
由癸溯今星四周,去乡山川更修阻。
坐观群儿戏北郭,一若雄鸡戴金距。
日以同类伤爪嘴,不如猎狗逐郊兔。
我独治诗远思古,陈王阮公谢鲍句。
上及乐府诗三百,发为文章用笺注。
岁阑百事尽废除,欲理性情与人与。
可怜人共叹饥寒,群儿又作鱼龙舞。
《岁暮吟》【清·黄节】朔风催雪天欲雨,秋娘老去丁沽路。不知听歌人更老,题句瘿庵已丘墓。乱从丁巳召强藩,徐泗连兵入天府。群帅如罴复如虎,皖直奉洛继以鲁。黄河北来日相杀,矧复兵饷借索虏。祸连西北迄东南,地尽察绥放吴楚。岭表劳师渡湘汉,势成南北无沛羽。纷纷部曲人异谋,不各相杀则相觑。十州百姓死其下,民实何辜国焉祚。北客尔来十五年,戊壬我南止松沪。越庚及癸再言归,娇女已长弱妻妪。先墓萧萧阙洒扫,深山林密盗无数。不敢言老望归祭,曷反苍颜对封树。简岸我师卅年别,展谒汾江亲请语。人心风俗何以乱,不在政治与军旅。始于邪说终暴行,世乃一乱乱无度。由癸溯今星四周,去乡山川更修阻。坐观群儿戏北郭,一若雄鸡戴金距。日以同类伤爪嘴,不如猎狗逐郊兔。我独治诗远思古,陈王阮公谢鲍句。上及乐府诗三百,发为文章用笺注。岁阑百事尽废除,欲理性情与人与。可怜人共叹饥寒,群儿又作鱼龙舞。
https://shici.929r.com/shici/gEKmdX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