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同彭景武春官徐舜和汪抑之器之三太史白云观登高》
《九日同彭景武春官徐舜和汪抑之器之三太史白云观登高》全文
明 / 罗钦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人情都爱重阳好,尘世难逢笑口开。

与子丁宁深载酒,及身强健数登台。

千山落木岚光老,万井寒烟暮色催。

上马颓然乌帽侧,风流无让习池回。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重阳佳节人们欢聚登高的场景,洋溢着浓厚的人情味与生活的乐趣。首句“人情都爱重阳好”,直接点出重阳节是人们喜爱的节日,表达了对这一传统节日的普遍认同与喜爱。接着,“尘世难逢笑口开”一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在尘世中难得一见的欢笑,突出了节日给人们带来的喜悦与轻松。

“与子丁宁深载酒,及身强健数登台”两句,写出了诗人与友人相约共饮美酒,趁着身体强健之时多次登高望远的情景,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生活的惬意。登高不仅是为了欣赏美景,更是为了享受与朋友相聚的乐趣,以及对生命健康状态的珍惜。

“千山落木岚光老,万井寒烟暮色催”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略带萧瑟的秋日景象,千山之上落叶满地,云雾缭绕,显得苍老而宁静;万井之中,寒烟笼罩,暮色渐浓,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富有诗意的氛围。这样的景色与登高活动相结合,更添了几分诗情画意。

最后一句“上马颓然乌帽侧,风流无让习池回”以生动的细节收尾,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登高归来时的状态——头戴乌帽,略显疲惫却依然风度翩翩,仿佛回到了古代文人雅士聚集的习池,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风流韵事的向往与怀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重阳节登高赏景、饮酒赋诗的美好时光,充满了生活情趣与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罗钦顺
朝代:明

(1465—1547) 明江西泰和人,字允升,号整庵。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以实行教士。忤刘瑾,革职为民。瑾诛复官,累迁吏部右侍郎。世宗即位,擢吏部尚书,以与张璁、桂萼同朝为耻,辞归。家居二十年,潜心性理之学。初笃信佛学,后舍弃。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废一不可,卒谥文庄。有《困知记》、《整庵存稿》。
猜你喜欢

回文诗二首·其二

轻帆数点千峰碧,水接云山四望遥。

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0)

边夜有怀

汉地行逾远,燕山去不穷。

城荒犹筑怨,碣毁尚铭功。

古戍烟尘满,边庭人事空。

夜关明陇月,秋塞急胡风。

倚伏良难定,荣枯岂易通。

旅魂劳泛梗,离恨断征蓬。

苏武封犹薄,崔骃宦不工。

惟馀北叟意,欲寄南飞鸿。

(0)

秋夜宿严维宅

昔闻玄度宅,门向会稽峰。

君住东湖下,清风继旧踪。

秋深临水月,夜半隔山钟。

世故多离别,良宵讵可逢。

(0)

望夫词二首·其二

何事经年断书信,愁闻远客说风波。

西家还有望夫伴,一种泪痕儿最多。

(0)

观叶生画花

心窍玲珑貌亦奇,荣枯只在手中移。

今朝故向霜天里,点破繁花四五枝。

(0)

礼部试早春残雪

微暖春潜至,轻明雪尚残。

银铺光渐湿,圭破色仍寒。

无柳花常在,非秋露正团。

素光浮转薄,皓质驻应难。

幸得依阴处,偏宜带月看。

玉尘销欲尽,穷巷起袁安。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