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帆数点千峰碧,水接云山四望遥。
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轻帆数点千峰碧,水接云山四望遥。
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山景象,充满了诗人的喜悦之情。开篇“轻帆数点千峰碧”,便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一片波光粼粼的水域和连绵不绝的青山。接着,“水接云山四望遥”更增添了一种辽阔与深远的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于这片广袤的自然之中,心旷神怡。
“晴日海霞红霭霭”,在明媚的阳光下,即使是海上的微霞也变得柔和而迷人。紧接着,“晓天江树绿迢迢”则将我们带入清晨的宁静之中,绿意盎然的江边树木仿佛在轻柔的晨露中更加生机勃勃。
“清波石眼泉当槛”,诗人细腻地描绘出水波轻拍石岸的声音,以及泉水如溪流般自然而然地流淌。"小径松门寺对桥"则让我们感受到一处幽静的佛寺附近,小径蜿蜒,古朴的松树与门相呼应,而那座桥似乎是连接现世与精神世界的一座纽带。
最后,“明月钓舟渔浦远”和“倾山雪浪暗随潮”,则是在夜幕降临之时,以明亮的月光为伴,诗人在渔浦中悠然自得地钓鱼;而白日里,那倾泻而下的山雪与波涛相呼应,如同大自然的节奏一般。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以及内心的喜悦与宁静。
秋泛渺无际,鼓枻明月时。
水流月与俱,未棹舟已移。
流坎任行止,林壑非有期。
引领望天未,啸歌怀所思。
寒光积水生,空籁吹沦漪。
悠游慕潜鳞,长与世网辞。
何事罥尘鞅,役我双鬓丝。
聊从渔父去,纶竿互相持。
志亦不在鱼,无复羡临池。
采芰持之归,月落已横陂。
紫霞舞玄空,神风无纲领。
歘然满八区,祝尔豁虚静。
八窗无常朗,有冥亦有炅。
洞观三丹田,寂寂生形景。
凝神挺相遇,云姿卓铄整。
愧无郢石运,盖彼自然颖。
勤密摄生道,泄替结灾眚。
灵期自有时,携袂乃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