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乔木三千尺,叶底黄鹂四五声。
公子多情休挟弹,佳人注意漫调笙。
乍辞谷口低寒雨,更驻花梢弄晚晴。
何日箫韶杂鸣凤,龙池柳色满瑶京。
南溪乔木三千尺,叶底黄鹂四五声。
公子多情休挟弹,佳人注意漫调笙。
乍辞谷口低寒雨,更驻花梢弄晚晴。
何日箫韶杂鸣凤,龙池柳色满瑶京。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闻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春景图。首句“南溪乔木三千尺”,以夸张的手法写出乔木之高,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壮丽。接着,“叶底黄鹂四五声”,通过黄鹂的鸣叫,传递出生机盎然的气息,暗示了春天的到来。
“公子多情休挟弹,佳人注意漫调笙”两句,诗人巧妙地借用了公子和佳人的形象,劝诫他们不要破坏这份宁静,让黄鹂自在鸣叫,增添了诗的趣味性和生活气息。公子放下弓箭,佳人停止吹笙,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
“乍辞谷口低寒雨,更驻花梢弄晚晴”描绘了天气的变化,从早上的微雨到傍晚的晴朗,展现了大自然的细腻变化。最后,“何日箫韶杂鸣凤,龙池柳色满瑶京”以美好的愿景收尾,期待有一天能听到美妙的音乐与凤凰齐鸣,龙池边的柳树繁茂,京城一片祥和。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景交融,富有画面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
主父当时何太横,途穷日暮乃倒行。
四十年来阨日久,得路谁能顾身首。
一出拜齐相,其志始毕伸。
沾沾数故旧,毋复入我门。
燕王论死齐王杀,赵王乘间乃敢发。
五鼎食,食无几,五鼎烹,竟族死。吁嗟乎!
身贵宾客皆从游,身败骸骨无人收。
残魂茕茕泣原野,独有孔车是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