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感离家,高秋变物华。
淡烟凝细草,薄雨渍寒花。
羁旅但如此,岁时宁有涯。
狎鸥成底事,对景一吁嗟。
王粲感离家,高秋变物华。
淡烟凝细草,薄雨渍寒花。
羁旅但如此,岁时宁有涯。
狎鸥成底事,对景一吁嗟。
这首诗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曹家达所作,名为《晓起》。诗中描绘了清晨时分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句“王粲感离家”借用了东汉末年文学家王粲的典故,暗示诗人可能也经历了离家别亲的痛苦。接着“高秋变物华”点明季节为秋季,万物开始凋零,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淡烟凝细草,薄雨渍寒花”两句细腻地描绘了清晨的景色:淡淡的烟雾笼罩在细草之上,轻柔的雨水浸润着寒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这里运用了视觉和触觉的双重描写,使画面更加生动。
“羁旅但如此,岁时宁有涯”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无论是王粲还是诗人自己,都只能在旅途中度过岁月,无法把握时间的尽头。
最后,“狎鸥成底事,对景一吁嗟”则流露出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复杂心情。他与鸥鸟嬉戏,看似闲适,实则内心充满忧愁。面对眼前的景致,诗人不禁发出一声叹息,表达了对生活现状的不满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离家之苦、时光流逝以及生活境遇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