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皂角林》
《过皂角林》全文
宋 / 袁说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南北城高俯堑深,过帆猝猝倦登临。

两山未远瓜洲渡,十里俄惊皂角林。

坐想英灵犹炯炯,眼看祠庙独阴阴。

塘村共说兴亡处,笑指东河血未沉。

(0)
翻译
南北城墙高耸,俯瞰深邃的沟壑,船只匆匆经过,让人疲倦地登临眺望。
不远处是瓜洲渡口,转眼间又进入了皂角树林中。
坐着想象那些英勇人物的精神依然明亮,眼前却只见祠庙孤独阴郁。
村民们聚在一起谈论这里曾经的兴衰,笑着指向东河,仿佛战争的血迹还未完全消散。
注释
堑:沟壑,这里指护城河。
过帆:过往的船只。
瓜洲渡:地名,古代渡口。
皂角林:以皂角树为主的树林。
英灵:英勇的人物或先贤。
炯炯:形容目光明亮。
祠庙:供奉神灵或先贤的场所。
阴阴:形容阴暗、寂静。
塘村:水边的村庄。
东河:河流名,可能指附近的一条河。
血未沉:比喻战争的痕迹或历史的记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所作的《过皂角林》。诗中,作者通过描绘南北城的高峻和堑沟之深,展现出环境的雄浑与沧桑感。他乘船经过,忽见远处的瓜洲渡口,近处则猛然被皂角林所吸引,这种空间转换富有动态感。

诗人感慨万分,想象那些英雄人物的精神犹在眼前,而眼前所见的祠庙却显得孤寂阴冷,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无常。最后,诗人来到塘村,村民们共同谈论着这里曾经的兴衰,他们指着东河,似乎还在笑谈那些未消逝的往昔血泪。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以及对世事沧桑的感慨,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作者介绍

袁说友
朝代: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猜你喜欢

游洞霄

洞天宫中清无尘,纷纷霏霏翔五云。

光浮阆风蔼无垠,中有神仙相辈伦。

服曳云章玉佩珣,时闻金钟催朝真。

仙班序列觐紫宸,琼花羌灵飞翁翁。

水晶帘捲许行循,群仙以我丘壑身。

相与笑语交益亲,玄谈妙句泣鬼神。

一局围棋度几春,大开十二楼宴宾。

玉真安排云锦茵,天女竞着绛霞裙。

盎缶罍洗罗珠珍,金炉龙脑香腾薰。

七宝蜡炬光如银,凤泉饮散醉醺醺。

天子呼来不得臣,宴罢乘槎渡汉津。

玉皇遽遣使者巡,使者交荐有大勋。

玉皇诏归眷注勤,不容山中伴帝君。

(0)

题清化山

霜钟清彻隔村闻,南渡横塘晓色分。

浅浅溪流涵白石,微微山路入青云。

劳生已负林泉约,薄宦空增世俗纷。

见说定香无受想,为祛尘惑借馀熏。

(0)

感皇恩·其二

早起未梳头,小园行遍。拄杖穿花露犹泫。

菊篱瓜畹。最喜引枝添蔓。先生独自笑,流莺见。

著意访寻,幽香国艳。千里移根未为远。浅深相间。

最要四时长看。群芳休怪我,归来晚。

(0)

减字木兰花·其九

斫鱼作鲊。酒面打开香可榨。相唤同来。

草草杯盘饮几杯。人生虚假。昨日梅花今日谢。

不醉何为。从古英雄总是痴。

(0)

临江仙·其七

几日春愁无意绪,撚金剪绥慵拈。

小楼终日怕凭阑。一双新泪眼,千里旧关山。

苦恨碧云音信断,只教征雁空还。

早知盟约是虚言。枉裁诗字锦,悔寄泪痕笺。

(0)

千秋岁.贯方七月五日生日为寿

占秋呈瑞。四海杨公子。蹋拖尚带蓬壶体。

清新春草句,潇洒兰亭字。

宦情少,眠云弄月知心事。此去应无滞。

稳步烟霄地。鹏万里,鹤千岁。

他年黄阁老,访我清溪醉。

青凤舞,贻君万斛瑶花蕊。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