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无千载人,大椿寿谁算。
黄帝甲子来,才及春之半。
独有观棋人,还家柯已烂。
世无千载人,大椿寿谁算。
黄帝甲子来,才及春之半。
独有观棋人,还家柯已烂。
这首诗通过“大椿”这一意象,巧妙地融入了庄子《逍遥游》中“大椿”的长寿传说,以此来探讨生命与时间的永恒主题。诗中的“大椿”象征着极长的生命,而“黄帝甲子来,才及春之半”,则以黄帝的寿命来对比,暗示即便是传说中的长寿者,也难以超越时间的流逝。诗人通过“观棋人”的故事,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观棋者归来时,棋局已成废墟,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还家柯已烂”一句,既是对观棋人故事的总结,也是对生命流逝的感慨。整个诗句构建了一个深邃的哲学思考空间,引导读者反思生命的意义、时间的价值以及个人在宇宙中的位置。陈恭尹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现了对生命、时间与存在的深刻洞察,体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探索与思考。
空江夜坐云崔嵬,合沓群山如马来。
眼前瞬息恣万变,胡为墨守相争猜。
新民有术不能道,沧桑一剧悲者笑。
鬼神毕竟误苍生,迷信何曾有宗教。
达官解事但形模,宪法不启愚民愚。
百年积弱有天意,朝三枉自尤群狙。
滩头水寒千丈落,颓波散尽趋大壑。
洗涤山川有雨声,莫诉烦冤向寥廓。
盘空大地如车轮,日光所被物态新。
若使地轴不自转,谁是茫茫长夜人。
繁霜夜陨乌啼苦,荒江此境成终古。
错怨东方不肯明,那识西天日方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