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青不极,旷绝此登临。
大化自通塞,吾人为古今。
风摇千亩绿,云散一溪阴。
转盼皆陈迹,弥伤志士心。
万山青不极,旷绝此登临。
大化自通塞,吾人为古今。
风摇千亩绿,云散一溪阴。
转盼皆陈迹,弥伤志士心。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登高远眺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首句“万山青不极”以“万山”展现广阔无垠的自然景观,“青不极”则强调了山色的深邃与连绵不绝,营造出一种深远的意境。接着“旷绝此登临”点明了诗人独自一人在此处登高望远的情境,一个“绝”字凸显了环境的空旷与孤独。
“大化自通塞,吾人为古今”两句,诗人将个人置于宇宙变化的大背景下,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历史更迭的感慨。“大化”指的是自然界的变化规律,“通塞”则比喻事物发展的顺畅与阻滞。诗人认为,无论是自然界的变迁还是人类社会的发展,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而作为个体的人类,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
“风摇千亩绿,云散一溪阴”描绘了一幅动态的画面,风吹动着山间茂密的绿色植被,云层散开后阳光洒在溪流上,形成一片明亮的光影效果。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豁达。
“转盼皆陈迹,弥伤志士心”则是全诗情感的升华。诗人环顾四周,发现眼前的一切都是过往的痕迹,不禁为那些怀揣壮志却未能实现理想的志士感到惋惜。这里的“陈迹”不仅指自然景观的变化,也暗含了对历史人物事迹的追忆,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与人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它既赞美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又表达了对人类命运和社会变迁的深沉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理想追求的执着。
逐鹿时己。叹年来、濠梁会绝,前程谁继。
省识花天如海日,消受筝言篴趣。
可解听、吟秋冷语。
载酒樊川声价重,唱旗亭、定有人知己。
苍波外,空劳思。芳时正好寻归计。
忆鲈乡、青山放鹤,石矶垂饵。
我为珠江风月挽,浪掷韶光几许。
待要写、鸥程别绪。
惆怅笔花憔悴甚,问蓬莱、何是容身地。
凌云念,今休矣。
七夕新秋,无一叶、梧桐飘落。
君与我、蓬萍一样,天涯海角。
抚序已成离筈箭,赋诗那有临江槊。
但相期、憔悴瘦西风,求灵药。传千古,填河鹊。
再几日,横江鹤。正好试、萤流扇小,蝉疏纱薄。
梦月金梁成已往,悲歌燕市难如昨。
愿青霜、白露早歼除,吹飞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