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无花柳,春寒尚满林。
倦看书屡废,愁酌酒须深。
廊庙贤臣业,关河壮士心。
故人俱在远,谁与豁吾襟。
二月无花柳,春寒尚满林。
倦看书屡废,愁酌酒须深。
廊庙贤臣业,关河壮士心。
故人俱在远,谁与豁吾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春寒时节,内心愁绪难解的情境。首句“二月无花柳”点明时节,虽是早春,却未见花开柳绿,营造出一种萧瑟之感。接着“春寒尚满林”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寒冷,与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形成对比,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落寞。
“倦看书屡废,愁酌酒须深”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因愁绪而读书不振、饮酒以求慰藉的状态,生动地展现了他内心的挣扎与无奈。通过“屡废”和“须深”这两个词,可见诗人情绪的起伏和对现状的无力感。
“廊庙贤臣业,关河壮士心”则转向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和感慨,将个人的情感融入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中,表达了对古代贤臣和壮士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现实处境的反思和对理想状态的向往。
最后,“故人俱在远,谁与豁吾襟”一句,点明了诗人孤独的心境,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以及渴望有人能理解自己、分享情感的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个人情感的深刻剖析,展现了诗人丰富而复杂的心境。
此有石如龙,天成谅非凿。
是何空洞中,云水起复落。
常疑雷雨时,飞舞出深壑。
作庵者何人,清风宛如昨。
两公固龙德,恨也俱晚作。
秋霖不济旱,千载领馀酌。
方切忧旱怀,行矣予所乐。
江湖极秋波,长歌对冥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