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血为转燐,人血为野火。
何为松柏间,赤轮陟如跛。
人言鬼炬微,神者赤而大。
驺导向空驰,填云盛旗马。
枯冢僻且荒,来游则云那。
我欲往询之,恐即无可话。
隔河闻于菟,黄犊夜在野。
一夫呼以驰,炬灭松露泻。
马血为转燐,人血为野火。
何为松柏间,赤轮陟如跛。
人言鬼炬微,神者赤而大。
驺导向空驰,填云盛旗马。
枯冢僻且荒,来游则云那。
我欲往询之,恐即无可话。
隔河闻于菟,黄犊夜在野。
一夫呼以驰,炬灭松露泻。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徐渭所作的《野火》,描绘了一幅夜晚野外的奇异景象。诗人运用比喻,将马血比作磷火,人血比作野火,形象生动地展示了生命的消逝与转化。"赤轮陟如跛"描绘了月光在松柏之间摇曳不定的情景,暗示了夜晚的凄凉和神秘。
"鬼炬微"和"神者赤而大"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神秘感,前者形容鬼火幽微,后者则将赤色的月亮比作神祇,显得更为宏大。"驺导向空驰,填云盛旗马"描绘了马队空驰的场景,增添了动态感。
"枯冢僻且荒,来游则云那"写出了环境的荒凉,诗人想要探寻,却又担心无从谈起,流露出一种孤寂和迷茫的情绪。最后两句"隔河闻于菟,黄犊夜在野"通过远处的虎啸和黄犊的叫声,渲染出夜晚的寂静与不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夜晚野外的神秘与荒凉,寓含了诗人对生死、自然和未知的深深思考。
铁索浪得名,随波不可系。
自从开辟来,鸿荒知几世。
质生资于天,气行注于地。
四海浩难极,五湖渺无际。
蕞尔兹小滩,怒流亦何驶。
浩浩复汤汤,汹汹仍濞濞。
前舟既已行,后舟亦云至。
危若薄冰陷,慄若深渊坠。
须臾性命轻,俄顷魂魄褫。
苟能慎所持,蹈险德可企。
欲知利涉戒,当明大易义。
寄语江湖人,风波宜早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