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索浪得名,随波不可系。
自从开辟来,鸿荒知几世。
质生资于天,气行注于地。
四海浩难极,五湖渺无际。
蕞尔兹小滩,怒流亦何驶。
浩浩复汤汤,汹汹仍濞濞。
前舟既已行,后舟亦云至。
危若薄冰陷,慄若深渊坠。
须臾性命轻,俄顷魂魄褫。
苟能慎所持,蹈险德可企。
欲知利涉戒,当明大易义。
寄语江湖人,风波宜早避。
铁索浪得名,随波不可系。
自从开辟来,鸿荒知几世。
质生资于天,气行注于地。
四海浩难极,五湖渺无际。
蕞尔兹小滩,怒流亦何驶。
浩浩复汤汤,汹汹仍濞濞。
前舟既已行,后舟亦云至。
危若薄冰陷,慄若深渊坠。
须臾性命轻,俄顷魂魄褫。
苟能慎所持,蹈险德可企。
欲知利涉戒,当明大易义。
寄语江湖人,风波宜早避。
这首明代诗人唐文凤的《考满舟经十八滩因分各滩名赋诗(其十三)铁索滩》描绘了船只在险恶的铁索滩上航行的情景。诗中以“铁索浪得名”起笔,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滩头激流涌动,仿佛铁索般难以驾驭。诗人通过“随波不可系”表达了滩水的汹涌和船只的无助。
接着,诗人将自然景象与历史长河相联系,暗示自开天辟地以来,这样的滩涂不知经历了多少世代。他强调了天地间万物的生存之道,暗示即使面临危险,也应顺应自然,谨慎前行。
诗中反复使用“浩”、“渺”、“怒流”、“汹汹”等词语,渲染出滩头水流的壮阔与凶险,船只如同薄冰或深渊边缘摇摇欲坠。诗人借此警示人们,生命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脆弱,必须谨慎对待。
最后,诗人提出“慎所持”和“明大易义”的道德训诫,告诫江湖人要懂得规避风险,从《易经》的大智慧中汲取教训。整首诗寓言深刻,既有对自然的敬畏,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鲜明的警示意义。
去国资孝本,循忠全令名。
舟里多奇计,芦中复吐诚。
偃月交吴舰,鱼丽入楚营。
光功摧妙算,载籍有馀声。
洪涛犹鼓怒,灵庙尚凄清。
行潦承椒奠,按歌杂凤笙。
无劳晋后璧,讵用楚臣缨。
密树临寒水,疏扉望远城。
窗寮野雾入,衣帐积苔生。
惟有三青鸟,敛翅时逢迎。
英英者桂,结景嵩华。润以碧沼,萦以紫霞。
葐蒀其气,晻映其华。终朝顾止,载挹载嗟。
英英者桂,亦好其音。爰凋爰剖,为此瑟琴。
缀以清玉,镂以白金。终朝顾止,悠悠我心。
蔽茀小草,亦呈其节。华不堪献,条不堪结。
娈彼芳辉,怜此冥灭。终朝顾止,心焉如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