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薛二·其二》
《寄薛二·其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古风

东西二樵山,有如日与月。

相望不相知,梦魂常恍惚。

四百馀峰高复低,难将七十二峰齐。

飞桥恨不长千丈,朝向东樵暮向西。

东樵四百三十二峰,西樵七十二峰。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寄薛二(其二)》。诗中以“东西二樵山”为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日与月”比作两座山,形象地描绘了这两座山虽相望却难以相知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东西二樵山,有如日与月。相望不相知,梦魂常恍惚。” 开篇即以“日与月”象征东西二樵山,不仅形象生动,更蕴含着时间的流转和空间的距离感。山虽相望,却因距离而无法直接交流,只能在梦中寻求彼此的相遇,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渴望。

接下来,“四百馀峰高复低,难将七十二峰齐。” 描述了东樵山的壮观景象,四百多座山峰高低错落,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而“飞桥恨不长千丈,朝向东樵暮向西。” 则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桥梁,虽然无法达到千丈之长,但依然连接着东西两山,象征着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以及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跨越时空的延伸。

最后,“东樵四百三十二峰,西樵七十二峰。” 总结了诗的主题,再次强调了东西两山的对比与差异,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如同这两座山一样,虽然遥远,却始终相连。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深刻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次韵徐庭珍春日杂言十首·其十

小儿造化本无心,孰为芳时作主人。

唯有丹青留得住,好令昌辈写花真。

(0)

咏史·其一梁武帝

浮山未破水先腥,浩浩蝇蚊昼夜声。

东海不知蒲塞味,谁人十万作牺牲。

(0)

烈女秋·其三

一盏残灯对影居,凤飞西去彩鸾孤。

毁身令女生全节,沉水齐姜死守符。

月色半帘閒翡翠,蛩声孤枕冷珊瑚。

柏舟歌罢尘埋镜,淅沥秋声在竹梧。

(0)

愿月得雨兼旬秋晹人望已切再和前韵·其五

播谷栽桑复执麻,全凭雨露作人家。

世间惟有心须霁,一片浮云不可遮。

(0)

孟子.行所无事

天理须殊本自然,自然天道合无天。

一毫小智生穿凿,所性之真已弗全。

(0)

咏史·其一慕容恪

霜雹风沙杂乱飞,段龛城下见春归。

时来但处周公位,历举华人百世希。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