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洞庭十二偈·其四》
《洞庭十二偈·其四》全文
宋 / 释怀深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食时辰,粥饭精粗养病身。

落苏苦荬今年少,谁念庵中瘦损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僧人释怀深在洞庭山修行的生活情景,通过简朴的饮食和自然界的变迁,展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首句“食时辰,粥饭精粗养病身”,点明了时间与日常饮食的主题。这里的“食时辰”指的是用餐的时间,而“粥饭精粗养病身”则说明了僧人以简单朴素的饮食来滋养身体,体现了佛教中对于物质生活节俭的态度,以及对身体健康与精神修养的重视。

接着,“落苏苦荬今年少”,通过描述自然界的变化——“落苏”(可能指某种蔬菜)和“苦荬”(一种野菜)的数量减少,暗示了季节的更迭或环境的变化。这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生命循环,也寓意着僧人修行生活中的无常与变化,提醒人们要顺应自然,保持内心的平静。

最后,“谁念庵中瘦损人”,表达了僧人在修行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孤独与被遗忘的感受。庵中之人因长期的修行生活而显得消瘦,却无人关注或理解。这句话既是对僧人个人境遇的感慨,也是对社会普遍忽视精神生活、只关注外在物质的反思。它强调了精神追求与世俗价值之间的冲突,以及在现代社会中保持内心独立与真实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展现了僧人释怀深在洞庭山修行的简朴生活与深刻的精神追求,同时也引发了对个人修行、自然与社会关系的思考。

作者介绍

释怀深
朝代:宋   号:慈受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大洞真经诗

扶晨始晖生,紫云映玄阿。

焕洞圆光蔚,晃朗濯曜罗。

眇眇灵景元,森洒空清华。

九天馆玉宾,金房烟霄歌。

(0)

杂诗十首·其七

此乡非吾地,此郭非吾城。

羁旅无定心,翩翩如悬旌。

出睹军马阵,入闻鞞鼓声。

常惧羽檄飞,神武一朝征。

长铗鸣鞘中,烽火列边亭。

舍我衡门衣,更被缦胡缨。

畴昔怀微志,帷幕窃所经。

何必操干戈,堂上有奇兵。

折冲樽俎间,制胜在两楹。

巧迟不足称,拙速乃垂名。

(0)

题宋江三十六人画赞

忆昔熙宁全盛日,百年曾未识干戈。

江南丞相变法度,不恤人言新进多。

蔡家京卞出门下,首乱中原倾大厦。

睦州盗起□连北,谁挽长江洗兵马。

京东宋江三十六,白日横行大河北。

官军追捕不敢前,悬赏招之使擒贼。

后来报国收战功,捷书夜奏甘泉宫。

楚龚如古在画赞,不敢区区逢圣公。

我尝舟过梁山泺,春水方生何渺漠。

或云此是碣石村,至今闻之犹褫魄。

(0)

念奴娇.读屈翁山诗有作

灵均苗裔,羡十年学道,匡庐山下。

忽听帘泉豗冷瀑,豪气轶于生马。

亟跳三边,横穿九塞,开口谈王霸。

军中毬猎,醉从诸将游射。

提罢匕首入秦,不禁忍俊,缥缈思登华。

白帝祠边三尺雪,正值玉姜思嫁。

笑把岳莲,乱抛博箭,调弄如花者。

归而偕隐,白羊瑶岛同跨。

(0)

清平乐.太山上作

江山残照,落落舒清眺。涧壑风来号万窍,尽入长松悲啸。

井蛙瀚海云涛,醯鸡日远天高。醉眼千峰顶上,世间多少秋毫!

(0)

扬州慢.琼花

弄玉轻盈,飞琼淡泞,袜尘步下迷楼。试新妆才了,炷沉水香毬。记晓剪、春冰驰送,金瓶露湿,缇骑星流。甚天中月色,被风吹梦南州。

尊前相见,似羞人、踪迹萍浮。问弄雪飘枝,无双亭上,何日重游?我欲缠腰骑鹤,烟霄远、旧事悠悠。但凭阑无语,烟花三月春愁。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