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高躅不可到,我欲挽肩才觉难。
事业已归前辈录,典刑留与后人看。
诗如琢雪清牙颊,身觐飞龙吐胆肝。
少负清名晚方用,白头翁竟作何官。
张公高躅不可到,我欲挽肩才觉难。
事业已归前辈录,典刑留与后人看。
诗如琢雪清牙颊,身觐飞龙吐胆肝。
少负清名晚方用,白头翁竟作何官。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思想家苏轼的作品,名为《村醪二尊呈张平阳(其三)》。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高不可攀的理想和现实中的困顿之间的挣扎,以及对个人才能与社会地位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慨。
"张公高躅不可到,我欲挽肩才觉难。"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面对理想的渴望与现实中实现难度的矛盾,表达了对无法达到的高度的向往和努力。
"事业已归前辈录,典刑留与后人看。" 这里,作者感叹到先人的成就已经成为历史,而自己的努力则是为了给后来者留下可资鉴戒的经验教训。
"诗如琢雪清牙颊,身觐飞龙吐胆肝。" 此处赞美诗歌之美,如同琢磨雪花般纯洁,又像翱翔云端、吐气如龙般雄伟壮观。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作品的自信和豪情。
"少负清名晚方用,白头翁竟作何官。" 最后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自身清誉虽然不高,但仍怀抱着它直到晚年,也未能得到相应的地位和职责的感慨。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理想与现实、才能与地位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表现了苏轼对于个人价值实现的复杂情感,以及他在文学创作上的自信与豪放。
吁嗟此鉴,惟铜之精。磨之治之,莹乎其明。
其明维何,洞烛毫发。非由外至,实自中发。
我有良友,天支之英。雄镇江淮,为时长城。
我宝此鉴,持以赠之。此鉴此心,昭晰无疑。
鉴揭于斯,中涵万象。物自不逃,初非鉴往。
人心至神,无体无方。有如斯鉴,应而不藏。
鉴以尘昏,心以欲翳。欲全其明,盍去其累。
经武折冲,厥任匪轻。勿贪小利,勿徇虚名。
律身惟谨,上功必实。欺心不萌,精忠贯日。
选择僚佐,为己强助。众明翼之,厥光弥著。
昔者武侯,发教群下。孜孜求益,不自满假。
陆抗摧敌,东还乐乡。貌无矜色,谦冲如常。
两贤之心,惟其罔蔽。千载凛然,犹有生气。
惟君天资,无歉古人。愿如斯鉴,光景常新。
《以鉴赠赵制置》【宋·袁燮】吁嗟此鉴,惟铜之精。磨之治之,莹乎其明。其明维何,洞烛毫发。非由外至,实自中发。我有良友,天支之英。雄镇江淮,为时长城。我宝此鉴,持以赠之。此鉴此心,昭晰无疑。鉴揭于斯,中涵万象。物自不逃,初非鉴往。人心至神,无体无方。有如斯鉴,应而不藏。鉴以尘昏,心以欲翳。欲全其明,盍去其累。经武折冲,厥任匪轻。勿贪小利,勿徇虚名。律身惟谨,上功必实。欺心不萌,精忠贯日。选择僚佐,为己强助。众明翼之,厥光弥著。昔者武侯,发教群下。孜孜求益,不自满假。陆抗摧敌,东还乐乡。貌无矜色,谦冲如常。两贤之心,惟其罔蔽。千载凛然,犹有生气。惟君天资,无歉古人。愿如斯鉴,光景常新。
https://shici.929r.com/shici/QLqkCRz8k1.html
豆粥通幽径,松杉蔽野门。
眼空楼外碧,身落洞前村。
荷静风岩晓,梅开雪月昏。
环山书未捲,林薄鸟声喧。
柴桑高隐,丘壑岁寒姿。北窗下,羲黄上,古人期。
俗人疑。
束带真难事,赋归去,吾庐好,斜川路,携筇杖,看云飞。
六翮冥冥高举,青霄外、矰缴何施。
且流行坎止,人世任相违。采菊东篱。
正悠然、见南山处,无穷景,与心会,有谁知。
琴中趣,杯中物,醉中诗。可忘机。
一笑骑鲸去,向千载,赏音稀。
嗟倦翼,瞻遗像,是吾师。
门外空馀衰柳,摇疏翠、斜日辉辉。
遣行人到此,感叹不胜悲。物是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