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桑高隐,丘壑岁寒姿。北窗下,羲黄上,古人期。
俗人疑。
束带真难事,赋归去,吾庐好,斜川路,携筇杖,看云飞。
六翮冥冥高举,青霄外、矰缴何施。
且流行坎止,人世任相违。采菊东篱。
正悠然、见南山处,无穷景,与心会,有谁知。
琴中趣,杯中物,醉中诗。可忘机。
一笑骑鲸去,向千载,赏音稀。
嗟倦翼,瞻遗像,是吾师。
门外空馀衰柳,摇疏翠、斜日辉辉。
遣行人到此,感叹不胜悲。物是人非。
柴桑高隐,丘壑岁寒姿。北窗下,羲黄上,古人期。
俗人疑。
束带真难事,赋归去,吾庐好,斜川路,携筇杖,看云飞。
六翮冥冥高举,青霄外、矰缴何施。
且流行坎止,人世任相违。采菊东篱。
正悠然、见南山处,无穷景,与心会,有谁知。
琴中趣,杯中物,醉中诗。可忘机。
一笑骑鲸去,向千载,赏音稀。
嗟倦翼,瞻遗像,是吾师。
门外空馀衰柳,摇疏翠、斜日辉辉。
遣行人到此,感叹不胜悲。物是人非。
这首词以渊明祠为背景,表达了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敬仰和对其超脱世俗的赞赏。"柴桑高隐"四字描绘了陶渊明在柴桑的隐居生活,"岁寒姿"则象征其坚韧的人格魅力。词中通过"北窗下,羲黄上",想象渊明在北窗下阅读古代典籍,追求理想中的生活,与古人的心意相契合。
"束带真难事"暗指官场束缚,而"赋归去,吾庐好"则是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携筇杖,看云飞"描绘出渊明悠然自得的形象,他自由自在地漫步在斜川路上,欣赏自然之美。词人赞美渊明的高洁志向,即使在青霄之外,也不受世俗名利牵绊。
"六翮冥冥高举"象征渊明的精神飞翔,"一笑骑鲸去"则寓言其超脱尘世的逍遥。然而,"门外空馀衰柳"又透露出物是人非的感慨,表达对渊明去世后祠堂冷清的惋惜。最后,词人借行人的感叹,抒发自己对渊明的深深敬仰和对世事变迁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深情的笔触,既赞扬了陶渊明的高尚品格,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