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褒三汤孝行》
《褒三汤孝行》全文
宋 / 袁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谁道田家不读书,一门孝行与人殊。

直将自已通天地,岂是无心惜体肤。

人愿生儿皆似此,神如祐善肯忘吾。

勉哉一念勤推广,已办嘉名里巷呼。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āosāntāngxiàoxíng
sòng / yuán

shuídàotiánjiāshōuménxiàoxíngrénshū

zhíjiāngtōngtiānshìxīn

rényuànshēngérjiēshényòushànkěnwàng

miǎnzāiniànqíntuī广guǎngbiànjiāmíngxiàng

注释
田家:农家,指务农的人家。
孝行:孝顺的行为,尊敬长辈的表现。
通天地: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能洞察天地之道。
体肤:身体,这里指自身。
神如祐善:神明如果庇佑善良的人。
已办嘉名:已经获得了好的名声。
里巷呼:邻里间的称赞。
翻译
谁说农家人不读书,他们一家的孝行就与众不同。
他们一心通达天地,哪里是不关心自己的身体。
人们都希望孩子都能如此有德行,如果神明保佑善良,怎会忘记我们这样的家庭。
让我们勤奋地传播这种美德,已在邻里间赢得了美好的名声。
鉴赏

这首宋朝袁甫的《褒三汤孝行》描绘了农家虽然生活朴素,但家庭中却充满浓厚的孝道精神。首句“谁道田家不读书”以反问开篇,强调农家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育传承。接下来的“一门孝行与人殊”赞美了这家人的孝顺行为超越常人,与众不同。

“直将自己通天地”进一步赞扬了这家人通过孝行与自然法则相通,体现了他们的高尚情操。诗人认为,他们并非忽视自身身体,而是通过孝行将对父母的爱延伸到天地之间,体现出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理解。

“岂是无心惜体肤”进一步肯定了他们并非不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而是将更大的爱心奉献给了长辈。诗人希望所有人都能像这家人一样,孝顺父母,行善积德。

“人愿生儿皆似此”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好品德的向往,希望每个家庭都能培养出如此孝顺的孩子。最后,“神如祐善肯忘吾”暗示上天会眷顾那些行善之人,这样的家庭将会得到神明的庇佑。

结尾两句“勉哉一念勤推广,已办嘉名里巷呼”是对孝行的鼓励和赞美,希望这种美德能够广泛传播,让乡亲邻里都知晓并称颂这家人的美德。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孝道在农村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作者介绍

袁甫
朝代:宋

庆元府鄞县人,字广微。袁燮子。少承家学,又受业于杨简。宁宗嘉定七年进士。为秘书省正字,奏称内外局势可惧,请严守帅之选,兴屯田之利。迁校书郎,又言边事之病在内不在外。历任监司及州府官,所至兴利除弊。入为中书舍人,屡奏边事当以上流为急,议和恐误事。累官至权兵部尚书、兼吏部尚书。卒谥正肃。有《蒙斋集》等。
猜你喜欢

叠韵答夏季平二首·其一

旧恨新愁满海天,封侯休说面如田。

凤饥何计翔千仞,龙蛰真忧到九泉。

白马潮来悲往事,红羊劫换感流年。

西山薇蕨无人问,且话莲花六叶禅。

(0)

广济桥四首·其一

垒洲廿四水西东,十八红船铁索中。

世变屡新潮汐改,驿程依旧粤闽通。

五州鱼菜行官帖,两岸莺花集妓篷。

莫怪桥名工附会,江山原已属韩公。

(0)

吴通事歌

武峦山边鬼昼哭,年年豺虎厌人肉。

金戈铁马斗神兵,一夜群魔旗下伏。

人头饮器三年欠,甘心血溅雕题剑。

欲将法雨洗腥风,成佛当时由一念。

惨惨髑髅满秋草,即今车马诸罗道。

子子孙孙拜君赐,千秋万岁吴通事。

(0)

三月十六夜闻公园笑语声有作·其一

士女梅边与柳边,笑谈声彻卧床前。

嫦娥似解怜余病,度水穿窗照独眠。

(0)

哭吕厚庵秀才·其一

画堂不见舞莱衣,反哺平生愿竟违。

三径闲花虫语吊,一楼书籍劫灰飞。

受恩欠债从今了,入地升天何处归?

留得左家娇女在,长随寡鹄哭灵帏。

(0)

雾峰杂咏十首.二.怡园

花绕茅斋柳拂门,老兄亲笔榜怡园。

如今衰草鸣蛙闹,犹作当时鼓吹喧。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