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王氏山居》
《王氏山居》全文
宋 / 袁说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豆粥通幽径,松杉蔽野门。

眼空楼外碧,身落洞前村。

荷静风岩晓,梅开雪月昏。

环山书未捲,林薄鸟声喧。

(0)
注释
豆粥:用豆子煮成的粥。
幽径:僻静的小路。
松杉:松树和杉树。
蔽:遮蔽。
眼空:视野开阔。
楼外:楼的外面。
碧:绿色。
荷静:静静的荷花。
风岩晓:早晨的风和岩石。
梅开:梅花开放。
雪月昏:下雪或月光下的黄昏。
环山:围绕着山。
林薄:树林中的薄雾。
喧:嘈杂。
翻译
豆粥小路通向幽深,松树杉木遮蔽山野的门。
眼中所见只有楼外碧绿,身体仿佛落入洞前的村庄。
清晨,荷花在风中静谧,月下梅花悄然绽放。
环绕着山峦,书卷还未读完,林间薄雾中的鸟儿叫声嘈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王氏山居的宁静与清幽之景。首联"豆粥通幽径,松杉蔽野门",通过豆粥和小径,展现出山居生活的简朴,而松杉的茂密则暗示着环境的自然与僻静。颔联"眼空楼外碧,身落洞前村",诗人以视觉和心境的开阔,描绘出山居视野的开阔和仿佛遁入世外的感觉。颈联"荷静风岩晓,梅开雪月昏",进一步描绘早晨山间荷花静立,傍晚梅花在雪月映照下开放,动静结合,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美丽的意境。

尾联"环山书未捲,林薄鸟声喧",诗人沉浸在阅读中,山间的鸟鸣声却打破了宁静,反而增添了生机,反映出诗人虽隐居山林,但并未完全脱离尘世,而是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生活的闲适与诗意,体现了宋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袁说友
朝代: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猜你喜欢

咏鸥得苗字

下上及流潮,寻盟不待招。

群飞分屿色,独宿隐蒲苗。

晴影沉江小,春声泛渚遥。

自嗟江海客,短发共萧萧。

(0)

鹊轩为王孝子作

金华山人王孝子,自来生长金华里。

阿母初生孝子时,鸣鹊飞来树头止。

子生日长母日健,每听鹊声心辄喜。

鹊声在树母在堂,孝子晨昏具甘旨。

愿言阿母享遐龄,鹊声喳喳长在耳。

阿母生子愿子贤,今子作官东海涘。

一朝母逝鹊不来,回首家乡隔山水。

鹊不来兮其奈何,母子恩情那得已。

天高地深恨无托,作轩名鹊良有以。

我亦飘零未归客,父母早殁失怙恃。

十年空守骨肉函,有泪不入黄泉底。

故山非无一抔土,长路风尘阻戎垒。

闻君孝行未识君,为记诗章持送似。

(0)

春草图

漠漠春风绿绕池,王孙何日是归期。

缁尘一隔江南路,满眼青青亦自疑。

(0)

送友人丘时雍辽东省亲

绿酒红亭正夕晖,问君东去几时归。

路过山海秋风早,莫待马头黄叶飞。

(0)

五月八日翰林前堂坐书所见

公署忙閒不自由,眼中诗料忽相投。

草分暗茁攻砖罅,槐出横枝荫瓦沟。

(0)

和屠都宪朝宗止酒之作

酒兵一日破重围,读罢初筵愧昨非。

亲近药炉新病作,生疏芸简壮心违。

众酣转觉官宜禁,我戒宁因佛可依。

小啜凤团仍谢客,心旌遥自舞雩归。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