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寒食》
《寒食》全文
明 / 王邦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出门春已半,荒草绿平原。

细雨石桥路,东风寒食村。

远烟浓树色,流水澹苔痕。

谁识当年恨,飘零杜宇魂。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荒野的凄美画卷。首句“出门春已半”,开门见山点出时节,春光已过半,透露出一种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荒草绿平原”一句,以“绿”字反衬荒凉之感,绿意盎然的荒草与广阔的平原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既生机勃勃又略带萧瑟的氛围。

“细雨石桥路,东风寒食村”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凄清。细雨轻洒在石桥之上,微风拂过,带来寒食节的气息,整个村庄笼罩在淡淡的哀愁之中。这里运用了“细雨”、“石桥”、“东风”等意象,细腻地描绘出春雨绵绵、春风轻拂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寒食节的哀悼气氛。

“远烟浓树色,流水澹苔痕”则将视线拉远,描绘了一幅远处烟雾缭绕、树木郁郁葱葱的画面,与近处流水潺潺、苔痕斑驳的景象相映成趣。这两句通过“远烟”、“浓树色”、“流水”、“澹苔痕”等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蕴含着诗人对自然美的深深赞叹。

最后一句“谁识当年恨,飘零杜宇魂”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或某种精神状态的怀念与感慨。杜宇,相传为古代蜀国的国王,其灵魂飘零,象征着一种永恒的哀思与怀念。这句话借杜宇的灵魂飘零,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与感慨,流露出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寒食》诗通过对春日荒野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情感的寄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历史记忆的怀念,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王邦畿
朝代:明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贡。隐居罗浮。以诗名。有《耳鸣集》。
猜你喜欢

好事近

和泪唱阳关,依旧字娇声稳。

回首长安何处,怕行人归晚。

垂杨折尽只啼鸦,把离愁勾引。

却笑远山无数,被行云低损。

(0)

生查子·其二民瞻见和,复用前韵

谁倾沧海珠,簸弄千明月。

唤取酒边来,软语裁春雪。

人间无凤凰,空费穿云笛。

醉倒却归来,松菊陶潜宅。

(0)

水调歌头·其四题晋臣真得归、方是闲二堂

十里深窈窕,万瓦碧参差。

青山屋上,流水屋下绿横溪。

真得归来笑语,方是闲中风月,剩费酒边诗。

点检歌舞了,琴罢更围棋。王家竹,陶家柳,谢家池。

知君勋业未了,不是枕流时。

莫向痴儿说梦,且作山人索价,颇怪鹤书迟。

一事定嗔我,已办北山移。

(0)

题旧钟馗

济南书记今白须,岁节钟馗旧绿襦。

举手托天欣见雪,破鞋踏冻可怜渠。

滔滔时辈今黄壤,六六年华属老夫。

儿女未容翁便去,银瓶隔夜浸屠酥。

(0)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其七会景亭

亭高众山下,胜势不自收。

冈峦向眼尽,风籁与耳谋。

鸢飞半岭息,云起当空游。

视身如乘风,超然忘百忧。

暮归室中居,唯见窗户幽。

视听随物变,恍谁识其由。

(0)

江州五咏·其五琵琶亭

湓江莫雨晴,孤舟暝将发。

夜闻胡琴语,展转不成别。

草堂寄东林,雅意存北阙。

潸然涕泗下,安用无生说。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