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鹧鸪天·其一九月初三夜宿华清,用香山旧句成解》
《鹧鸪天·其一九月初三夜宿华清,用香山旧句成解》全文
清 / 樊增祥   形式: 词

露似珍珠月似弓。无人解与唱玲珑。

魂销候馆初三夜,身在莲汤第二中。

灯隐隐,树重重。玉波初上鲤鱼风。

新霜落尽黄榆叶,秋思依依满故宫。

(0)
鉴赏

这首清代末期诗人樊增祥的《鹧鸪天·其一》描绘了九月初三夜晚在华清住宿的情景,以香山旧句为灵感,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富有诗意的氛围。"露似珍珠月似弓",运用比喻手法,将露珠比作珍珠,月亮比作弯弓,形象地展现了秋夜的静谧和明亮。"无人解与唱玲珑",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无人能共享这份清冷中的微妙心境。

"魂销候馆初三夜,身在莲汤第二中",通过写诗人身处旅馆,夜深人静时的思绪飘散,暗示内心的孤寂和对远方的思念。"莲汤"可能是指温泉,这里暗指华清池,进一步强化了地点特色。

"灯隐隐,树重重",描绘了夜色中灯光微弱、树木繁茂的景象,增添了神秘感。"玉波初上鲤鱼风",以鲤鱼风喻微风,暗示夜间的凉意,同时也寓含着诗人对生活的期待和希望。

最后两句"新霜落尽黄榆叶,秋思依依满故宫",描绘了秋霜打落黄叶的凄凉景象,寓言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满溢的秋思之情弥漫在故宫的每一个角落,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怀旧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清末文人特有的敏感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樊增祥

樊增祥
朝代:清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
猜你喜欢

葡萄

万里殊方种,东随汉节归。

露珠凝作骨,云粉渍为衣。

柔绿因风长,圆青带雨肥。

金盘堆马乳,樽俎为增辉。

(0)

孙康侯北归

淮海十年别,北归今几时。

镜中无旧发,囊底有新诗。

每恨为官缚,翻令见面迟。

清都游历事,还许俗人知。

(0)

游虎丘诗

饯别阊门复少留,故人邀我浣离愁。

旋沽美酝乘渔艇,急棹斜阳到虎丘。

千古剑池呀怪石,一方金地枕清流。

归时眷恋情无限,不得从容秉烛游。

(0)

弄玉词二首·其一

素女结念飞天行,白玉参差凤皇声,天仙借女双翅猛。

五灯绕身生,入烟去无影。

(0)

镇州初归

别来杨柳街头树,摆弄春风只欲飞。

还有小园桃李在,留花不发待郎归。

(0)

经李徵君故居

露浓烟重草萋萋,树映阑干柳拂堤。

一院落花无客醉,五更残月有莺啼。

芳筵想像情难尽,故榭荒凉路已迷。

惆怅羸骖往来惯,每经门巷亦长嘶。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