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似珍珠月似弓。无人解与唱玲珑。
魂销候馆初三夜,身在莲汤第二中。
灯隐隐,树重重。玉波初上鲤鱼风。
新霜落尽黄榆叶,秋思依依满故宫。
露似珍珠月似弓。无人解与唱玲珑。
魂销候馆初三夜,身在莲汤第二中。
灯隐隐,树重重。玉波初上鲤鱼风。
新霜落尽黄榆叶,秋思依依满故宫。
这首清代末期诗人樊增祥的《鹧鸪天·其一》描绘了九月初三夜晚在华清住宿的情景,以香山旧句为灵感,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富有诗意的氛围。"露似珍珠月似弓",运用比喻手法,将露珠比作珍珠,月亮比作弯弓,形象地展现了秋夜的静谧和明亮。"无人解与唱玲珑",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无人能共享这份清冷中的微妙心境。
"魂销候馆初三夜,身在莲汤第二中",通过写诗人身处旅馆,夜深人静时的思绪飘散,暗示内心的孤寂和对远方的思念。"莲汤"可能是指温泉,这里暗指华清池,进一步强化了地点特色。
"灯隐隐,树重重",描绘了夜色中灯光微弱、树木繁茂的景象,增添了神秘感。"玉波初上鲤鱼风",以鲤鱼风喻微风,暗示夜间的凉意,同时也寓含着诗人对生活的期待和希望。
最后两句"新霜落尽黄榆叶,秋思依依满故宫",描绘了秋霜打落黄叶的凄凉景象,寓言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满溢的秋思之情弥漫在故宫的每一个角落,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怀旧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清末文人特有的敏感和情感深度。
饯别阊门复少留,故人邀我浣离愁。
旋沽美酝乘渔艇,急棹斜阳到虎丘。
千古剑池呀怪石,一方金地枕清流。
归时眷恋情无限,不得从容秉烛游。
别来杨柳街头树,摆弄春风只欲飞。
还有小园桃李在,留花不发待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