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周华不注,水影浸青天。
不上银河去,空明击棹还。
三周华不注,水影浸青天。
不上银河去,空明击棹还。
这首诗描绘了湖上亭阁与自然景色的和谐之美,以及舟行湖面的宁静与自由。首句“三周华不注”以夸张的手法形容湖边山峰的壮丽,华不注山在济南附近,是著名的风景名胜。次句“水影浸青天”,将水面倒映的天空比作浸入水中,形象地展现了湖面的清澈与广阔,同时也暗示了天地之间的交融。
“不上银河去”一句,运用了银河的意象,既指真实的银河,也象征着高远的理想或追求。诗人说即使能到达那遥远的银河,也不愿离去,表达了对眼前景致的留恋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空明击棹还”,描述了舟行湖上的情景,击棹即划桨,空明则形容湖面的明亮与清澈,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态与静态的对比,给人以宁静而悠远的感受。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湖光山色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宁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君不见淮南少年游侠客,白日毬猎夜拥掷。
呼卢百万终不惜,报雠千里如咫尺。
少年游侠好经过,浑身装束皆绮罗。
蕙兰相随喧妓女,风光去处满笙歌。
骄矜自言不可有,侠士堂中养来久。
好鞍好马乞与人,十千五千旋沽酒。
赤心用尽为知己,黄金不惜栽桃李。
桃李栽来几度春,一回花落一回新。
府县尽为门下客,王侯皆是平交人。
男儿百年且乐命,何须徇书受贫病。
男儿百年且荣身,何须徇节甘风尘。
衣冠半是征战士,穷儒浪作林泉民。
遮莫枝根长百丈,不如当代多还往。
遮莫姻亲连帝城,不如当身自簪缨。
看取富贵眼前者,何用悠悠身后名。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