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雏寒侧侧,今晨小雨濛濛。
屡拟寻花过涧北,屡约听莺到水东。心情无那慵。
丽景偏怜易谢,冶游最惜难逢。
四百八十南朝寺,二十四番花信风。鹃啼催落红。
昨夜雏寒侧侧,今晨小雨濛濛。
屡拟寻花过涧北,屡约听莺到水东。心情无那慵。
丽景偏怜易谢,冶游最惜难逢。
四百八十南朝寺,二十四番花信风。鹃啼催落红。
这首《破阵子》描绘了诗人欲访梅园却因雨阻而未能成行的情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替中的自然美景与诗人复杂的心情。
首句“昨夜雏寒侧侧”,以“雏寒”二字形象地描绘出初春时节清晨的微寒,暗示了天气的变化。接着“今晨小雨濛濛”一句,将视线拉至当下,细雨蒙蒙,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层朦胧之美。
“屡拟寻花过涧北,屡约听莺到水东”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春日赏花、听鸟鸣的期待与向往,但因雨阻未能如愿,流露出一丝遗憾与无奈。“心情无那慵”则直接抒发了这种情绪,慵懒中带着几分失落。
“丽景偏怜易谢,冶游最惜难逢”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春光的短暂与易逝与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巧妙结合,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瞬间的珍视。
最后,“四百八十南朝寺,二十四番花信风。鹃啼催落红”以历史遗迹和自然现象作为背景,增添了诗作的文化底蕴和自然气息。南朝寺的历史沧桑与二十四番花信风的轮回更迭,映衬出春天的短暂与美丽;而杜鹃啼叫催落的红花,则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自然规律的不可违抗。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热爱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在面对自然限制时的无奈与坚持追求美好生活的态度。
赤城黄海天下奇,我昔探奇入云海。
天台山高一万丈,结雾蒙云住仙宰。
奔车覆舟何不闲,数载岂复窥青山。
丈夫事业百无就,筋力苦瘁登临间。
山中之人薜萝绕,尘面看山亦徒扰。
奔猿立鹤噪岂休,笑我饥驱发蓬葆。
黄尘入骨体不轻,手扶赤藤上赤京。
崖穷壑转忽相失,侧耳已听鸣泉清。
尘寰下士禽子夏,五岳游期迫衰谢。
我留绿发不敢迟,急复料理居山资。
人生何为南北驰,忧患亦苦无穷时。
岩栖谷汲谁赏心,素抱幸有雍门琴。
不然云山苍苍万条路,更挂飞瓢觅君去。
吟肩拍处我欲狂,君亦寻君遂初赋。
嗟余本是茹芝客,见君芳华婉若兰。
石交非因斗酒结,寸心那用尺书殚。
意气相欢绾云雾,白日奉以朱弦弹。
知音会赏阳春曲,寡鹄谁舒万里翰。
知君四海意相邻,见君画像情亦亲。
缃素披观本游戏,丹青貌出犹风神。
龙章凤姿意夭矫,虎头燕颔生殊伦。
长康正喜传瞳子,元亮何妨顶葛巾。
讵怜风骨比云霞,自羡高才盛五车。
手校六经心独醉,神游八极气偏赊。
更将馀事工词翰,犹使声名冠永嘉。
长握明珠归合浦,恨持宝剑隔张华。
人生穷达岂能期,弦望从来自有时。
伏枥应知心不已,封侯那得数偏奇。
献策十回曾遇合,扬镳九折在驱驰。
莫信今日书生相,麟阁图形未可知。
《题鹅山小像》【明·沈鍊】嗟余本是茹芝客,见君芳华婉若兰。石交非因斗酒结,寸心那用尺书殚。意气相欢绾云雾,白日奉以朱弦弹。知音会赏阳春曲,寡鹄谁舒万里翰。知君四海意相邻,见君画像情亦亲。缃素披观本游戏,丹青貌出犹风神。龙章凤姿意夭矫,虎头燕颔生殊伦。长康正喜传瞳子,元亮何妨顶葛巾。讵怜风骨比云霞,自羡高才盛五车。手校六经心独醉,神游八极气偏赊。更将馀事工词翰,犹使声名冠永嘉。长握明珠归合浦,恨持宝剑隔张华。人生穷达岂能期,弦望从来自有时。伏枥应知心不已,封侯那得数偏奇。献策十回曾遇合,扬镳九折在驱驰。莫信今日书生相,麟阁图形未可知。
https://shici.929r.com/shici/CxMy62S.html
苔垣藓径,见灵旗玉貌,娟然幽处。
传是木兰遗庙在,多少神弦赛鼓。
绣袷蛾眉,红妆猿臂,飒爽真轩举。
雌雄扑朔,世间何限儿女。
今日满目关山,极天士马,杀气连营苦。
安得月明飞锦伞,压倒萧娘吕姥。
娘子军空,女郎祠圮,俛仰悲今古。
空墙坏壁,画衣剥落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