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深花落尽,泥湿燕来新。
拙性多违物,馀年早乞身。
胜游怀独往,俗事苦相因。
在处存调燮,微斟竹叶春。
雨深花落尽,泥湿燕来新。
拙性多违物,馀年早乞身。
胜游怀独往,俗事苦相因。
在处存调燮,微斟竹叶春。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花落、燕子归来的情景,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活的感慨。首句“雨深花落尽”以“雨深”渲染氛围,暗示了雨水的充沛,而“花落尽”则点明了季节的更替,营造了一种凄美而又宁静的意境。接着,“泥湿燕来新”一句,通过燕子的归来,不仅带来了生机,也预示着新的开始,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循环的感悟。
“拙性多违物,馀年早乞身”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性格的自省和对未来的规划。这里的“拙性”可能指的是诗人认为自己的性格或行为与外界环境不甚协调,因此“多违物”。而“馀年早乞身”则是诗人希望在余生中能够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体现了其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
“胜游怀独往,俗事苦相因”则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诗人渴望独自一人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远离尘世的纷扰,但“俗事苦相因”表明这种愿望往往难以实现,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最后,“在处存调燮,微斟竹叶春”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和谐与平衡,通过品味生活中的小确幸,如竹叶茶的清香,来寻找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清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自我内心的深刻思考。
东海鲤鱼摇赤尾,舳舻尽发江南来。
帆樯出没蛟鼍窟,灵雨神风劳帝子。
紫衣使者麾金幢,麒麟煖玉隐天香。
元君昼下翠旗湿,百灵冉冉天吴立。
使君骑马历东吴,吴中父老争迎趋。
自言春涛漂白骨,官家下诏复征役。
今年陇亩粳稻空,县官索租到疲癃。
丁男登山拾橡栗,妻孥含酸向人泣。
使君北来候神人,应怜赤子百忧集。
明年海若不扬波,君归宣室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