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台赤城歌寄孙大》
《天台赤城歌寄孙大》全文
清 / 洪亮吉   形式: 古风

赤城黄海天下奇,我昔探奇入云海。

天台山高一万丈,结雾蒙云住仙宰。

奔车覆舟何不闲,数载岂复窥青山。

丈夫事业百无就,筋力苦瘁登临间。

山中之人薜萝绕,尘面看山亦徒扰。

奔猿立鹤噪岂休,笑我饥驱发蓬葆。

黄尘入骨体不轻,手扶赤藤上赤京。

崖穷壑转忽相失,侧耳已听鸣泉清。

尘寰下士禽子夏,五岳游期迫衰谢。

我留绿发不敢迟,急复料理居山资。

人生何为南北驰,忧患亦苦无穷时。

岩栖谷汲谁赏心,素抱幸有雍门琴。

不然云山苍苍万条路,更挂飞瓢觅君去。

吟肩拍处我欲狂,君亦寻君遂初赋。

(0)
鉴赏

这首《天台赤城歌寄孙大》是清代诗人洪亮吉所作,通过对天台山赤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开篇“赤城黄海天下奇”,以夸张的手法赞美了赤城山的壮丽景色,引人入胜。接着“我昔探奇入云海”一句,点明了诗人曾经亲历其境,表达了对赤城山的深厚情感。

“天台山高一万丈,结雾蒙云住仙宰”描绘了天台山的雄伟与神秘,仿佛是神仙居住的地方。然而,“奔车覆舟何不闲,数载岂复窥青山”则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厌倦,渴望逃离尘世,追求内心的宁静。

“丈夫事业百无就,筋力苦瘁登临间”表达了诗人对自身事业无成的感慨,以及在艰难环境中坚持追求的精神。接下来的几句“山中之人薜萝绕,尘面看山亦徒扰。奔猿立鹤噪岂休,笑我饥驱发蓬葆”通过山中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黄尘入骨体不轻,手扶赤藤上赤京”表现了诗人面对世俗的困扰,依然坚韧不拔地追求理想。随后的“崖穷壑转忽相失,侧耳已听鸣泉清”则描绘了登山过程中的艰辛与美好,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

“尘寰下士禽子夏,五岳游期迫衰谢”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古代贤者的向往,希望能在晚年实现游历名山大川的愿望。最后“我留绿发不敢迟,急复料理居山资”表明了诗人决心留在山中,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困境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哲学思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洪亮吉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冲击。

作者介绍
洪亮吉

洪亮吉
朝代:清   字:君直   号:北江   籍贯:阳湖(今江苏常州)   生辰:1746~1809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祖籍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猜你喜欢

苗户部挽词·其一

虽负文场志,何惭国士风。

王廷曾抗论,庙鼎合铭功。

玉树摧平地,朱霞落半空。

故人遗叹在,秋后有惊鸿。

(0)

无妄仙

清风窗外云初去,明月池中鹤自还。

春色一帘閒睡过,瑶花落尽不抽关。

(0)

宿山馆·其十

远村樵采皆归舍,近涧人烟已上灯。

黍饭未炊催秣马,蕨羹初熟喜逢僧。

兽争食斗牙磨血,鸟近泉栖羽刷冰。

若到红尘人见问,不将水溜结为层。

(0)

答杨存中

出郭人来又换诗,七香官酒杏花枝。

我诗却恐春风惜,莫使春风度度知。

(0)

送路倅·其二

我曹初作綵衣郎,白纻先生正擅场。

大笔可堪专簿领,远图终恐用文章。

清淮绝唱新盈卷,绿发奇篇旧满囊。

此去功名都未测,公年方永力方强。

(0)

和蹇受之·其三醉

醉乡恍惚在空虚,若论真恬世所无。

坐客任贪清者圣,今人何作古之愚。

宜教侧帽穿花过,更好敲门趁月沽。

谁似陶潜最潇洒,篮舆归去不须扶。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