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阳虽有晦,经月未为灾。
上念人天重,先祈云汉回。
仁心及草木,号令起风雷。
照烂阴霞止,交纷瑞雨来。
三辰破黍稷,四达屏氛埃。
池溜因添满,林芳为洒开。
听中声滴沥,望处影徘徊。
惠泽成丰岁,昌言发上才。
无论验石鼓,不是御云台。
直颂皇恩浃,崇朝遍九垓。
积阳虽有晦,经月未为灾。
上念人天重,先祈云汉回。
仁心及草木,号令起风雷。
照烂阴霞止,交纷瑞雨来。
三辰破黍稷,四达屏氛埃。
池溜因添满,林芳为洒开。
听中声滴沥,望处影徘徊。
惠泽成丰岁,昌言发上才。
无论验石鼓,不是御云台。
直颂皇恩浃,崇朝遍九垓。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及时雨水带来的生机与希望,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君恩浩荡的赞美之情。
“积阳虽有晦,经月未为灾”开篇即设置了一种期待中的担忧,这里的“积阳”指的是连绵不断的晴朗天气,而“晦”则是阴霾的天气,诗人表达了尽管长时间的晴好可能会带来干旱,但幸运的是还没有发生灾难。
接着,“上念人天重,先祈云汉回”显示了君主对民众的关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在这里,“人天重”意味着君主对于民生疾苦的深切考虑,而“云汉回”则是希望天气能够转变,带来及时雨水。
“仁心及草木,号令起风雷”进一步强调了君主的仁慈之心,连草木都在其关怀之中,“号令”一词则显示了君主对自然力的掌控能力,以及天人合一的理想状态。
“照烂阴霞止,交纷瑞雨来”描绘了一幅雨后晴好的景象,“照烂”指的是雨过天晴的明亮,“阴霞止”则是阴霾消散,而“交纷瑞雨来”表达了雨水如同吉祥的瑞气一般降临。
“三辰破黍稷,四达屏氛埃”中的“三辰”通常指日、月、星,这里可能象征着天象的变化,而“四达”则是风从四方吹来,“屏氛埃”则形容雨水如同幕布一样将干旱遮挡。
“池溜因添满,林芳为洒开”生动地描绘了雨后景象,池塘被雨水填满,而树木也因为雨水而更加鲜活。
“听中声滴沥,望处影徘徊”则是诗人在雨中的感受和心境,既有对自然声音的聆听,又有对周遭景色的欣赏。
“惠泽成丰岁,昌言发上才”表达了雨水带来的恩泽将使年岁变得富饶,而君主的美好言论也如同才智的展现一般流传。
最后,“无论验石鼓,不是御云台。直颂皇恩浃,崇朝遍九垓”则是诗人对君恩的直接颂扬,表明即使不必像古人那样用石鼓来验证天子的德行,但也能感受到君主如同云中之台一般高远和宽广的恩惠。
整首诗通过对雨水和自然景象的描写,以及对君主关怀民情和掌控自然力的赞美,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君臣关系和社会状态。
忆从辞京都,樊笼滞城市。
偶与海人期,遵彼清江址。
凫鹭寂不惊,鲂鳞逐波起。
泳陶何离蓰,溉鬵亦徒尔。
虽鲜桐庐贤,因證蒙庄理。
美人眷日夕,茫茫隔江水。
尘襟渺然涤,纶巾醉应滓。
人生贵所适,何必溱与洧。
迟回荡轻舟,五湖从此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