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崔尚书喜雨》
《和崔尚书喜雨》全文
唐 / 张九龄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积阳虽有晦,经月未为灾。

上念人天重,先祈云汉回。

仁心及草木,号令起风雷。

照烂阴霞止,交纷瑞雨来。

三辰破黍稷,四达屏氛埃。

池溜因添满,林芳为洒开。

听中声滴沥,望处影徘徊。

惠泽成丰岁,昌言发上才。

无论验石鼓,不是御云台。

直颂皇恩浃,崇朝遍九垓。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uīshàngshū
táng / zhāngjiǔlíng

yángsuīyǒuhuìjīngyuèwèiwèizāi
shàngniànréntiānzhòngxiānyúnhànhuí

rénxīncǎohàolìngfēngléi
zhàolànyīnxiázhǐjiāofēnruìlái

sānchénshǔpíngfēnāi
chíliūyīntiǎnmǎnlínfāngwèikāi

tīngzhōngshēngwàngchùyǐngpáihuái
huìchéngfēngsuìchāngyánshàngcái

lùnyànshíshìyúntái
zhísònghuángēnjiāchóngcháobiànjiǔgāi

注释
积阳:积累的阳气。
晦:晦暗。
经月:经历一个月。
未为灾:未酿成灾害。
上念:皇上考虑到。
人天重:天地人关系之重大。
云汉:银河。
回:反转,此处指带来祥瑞。
仁心:仁慈之心。
及:遍及。
草木:草木。
号令:皇帝发布的命令。
风雷:风雷之变,此处指自然界的巨大变化。
照烂:照亮,驱散。
阴霞:阴云。
止:停止,此处指阴云被驱散。
交纷:纷然,纷纷。
瑞雨:祥瑞之雨。
三辰:日、月、星,泛指日月星辰。
黍稷:五谷,泛指农作物。
四达:四方,四处。
氛埃:邪气,不祥之气。
池溜:池塘水位。
添满:上涨,增加。
林芳:林间的花香或草木之香。
洒开:在雨露滋润下绽放。
听中:耳中听到。
声滴沥:雨滴声声滴落。
望处:目光所及之处。
影徘徊:雨影婆娑,雨滴下落时形成的动态景象。
惠泽:恩惠,此处指及时雨带来的好处。
成丰岁:预示着丰年的到来。
昌言:英明的话语,皇上对臣民的训示。
发上才:激发了臣民的才能。
无论:无需。
验石鼓:验证石鼓之预言(古代石鼓文常被视为预言或记载重要事件)。
不是:不必。
御云台:登临云台观天象(云台是古代观天象的高台)。
直颂:直接歌颂。
皇恩浃:皇恩浩荡,恩泽深厚且广泛。
崇朝:短短一个早晨。
遍九垓:传遍九州大地(九垓泛指广阔的中国大地)。
翻译
虽然积累的阳气有时会显得晦暗,但经历一个月也并未酿成灾害。
皇上考虑到天地人关系之重大,率先祈求银河云气反转以带来祥瑞。
仁慈之心遍及草木,一声号令便能唤起风雷之变。
灿烂阳光驱散阴云,祥瑞之雨纷然而至。
日月星辰照耀田野,五谷茁壮生长,四方邪气被扫除。
池塘水位因雨水而上涨,林间芬芳在雨露滋润下绽放。
耳中听到雨滴声声滴落,目光所及之处雨影婆娑。
这场及时雨预示着丰年的到来,皇上英明的话语激发了臣民的才能。
无需验证石鼓之预言,也不必登临云台观天象。
直接歌颂皇恩浩荡,短短一个早晨就已传遍九州大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及时雨水带来的生机与希望,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君恩浩荡的赞美之情。

“积阳虽有晦,经月未为灾”开篇即设置了一种期待中的担忧,这里的“积阳”指的是连绵不断的晴朗天气,而“晦”则是阴霾的天气,诗人表达了尽管长时间的晴好可能会带来干旱,但幸运的是还没有发生灾难。

接着,“上念人天重,先祈云汉回”显示了君主对民众的关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在这里,“人天重”意味着君主对于民生疾苦的深切考虑,而“云汉回”则是希望天气能够转变,带来及时雨水。

“仁心及草木,号令起风雷”进一步强调了君主的仁慈之心,连草木都在其关怀之中,“号令”一词则显示了君主对自然力的掌控能力,以及天人合一的理想状态。

“照烂阴霞止,交纷瑞雨来”描绘了一幅雨后晴好的景象,“照烂”指的是雨过天晴的明亮,“阴霞止”则是阴霾消散,而“交纷瑞雨来”表达了雨水如同吉祥的瑞气一般降临。

“三辰破黍稷,四达屏氛埃”中的“三辰”通常指日、月、星,这里可能象征着天象的变化,而“四达”则是风从四方吹来,“屏氛埃”则形容雨水如同幕布一样将干旱遮挡。

“池溜因添满,林芳为洒开”生动地描绘了雨后景象,池塘被雨水填满,而树木也因为雨水而更加鲜活。

“听中声滴沥,望处影徘徊”则是诗人在雨中的感受和心境,既有对自然声音的聆听,又有对周遭景色的欣赏。

“惠泽成丰岁,昌言发上才”表达了雨水带来的恩泽将使年岁变得富饶,而君主的美好言论也如同才智的展现一般流传。

最后,“无论验石鼓,不是御云台。直颂皇恩浃,崇朝遍九垓”则是诗人对君恩的直接颂扬,表明即使不必像古人那样用石鼓来验证天子的德行,但也能感受到君主如同云中之台一般高远和宽广的恩惠。

整首诗通过对雨水和自然景象的描写,以及对君主关怀民情和掌控自然力的赞美,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君臣关系和社会状态。

作者介绍
张九龄

张九龄
朝代:唐   字:子寿   籍贯: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   生辰:678-740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
猜你喜欢

白水丹丘

物外飞泉境最赊,羽人曾此事黄芽。

炉经劫后无馀火,鼎落岩前有旧砂。

雨过每藏瑶草涧,云深不见赤松家。

莫言遗世无消息,服饵年来似可誇。

(0)

星岩二十景·其四天阁晴岚

重重画角倚天开,满目风烟不易裁。

独凭危阑看云物,七星罗列拥三台。

(0)

建江澄碧

遥从黎婺浚源头,环抱孤城据上流。

白芷绿蓠春冉冉,落霞孤鹜晚悠悠。

鱼龙听曲波心跃,舟楫穿星镜面游。

独立苍茫增叹赏,朝宗一派海门秋。

(0)

杨溪洞

披榛凌石磴,一造羽人居。

星乱围棋后,虹飞解剑馀。

藤花风外落,槲叶雨中疏。

归路逢王烈,应迷鸟篆书。

(0)

送秘书家长兄至石门山归舟口号二首·其一

江风何太恶,病骨苦相侵。

去水分歧路,还舟即旧林。

寒城橘柚熟,霜岸鹡鸰吟。

物色今如此,偏悬北望心。

(0)

观鱼

忆从辞京都,樊笼滞城市。

偶与海人期,遵彼清江址。

凫鹭寂不惊,鲂鳞逐波起。

泳陶何离蓰,溉鬵亦徒尔。

虽鲜桐庐贤,因證蒙庄理。

美人眷日夕,茫茫隔江水。

尘襟渺然涤,纶巾醉应滓。

人生贵所适,何必溱与洧。

迟回荡轻舟,五湖从此始。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