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风何太恶,病骨苦相侵。
去水分歧路,还舟即旧林。
寒城橘柚熟,霜岸鹡鸰吟。
物色今如此,偏悬北望心。
江风何太恶,病骨苦相侵。
去水分歧路,还舟即旧林。
寒城橘柚熟,霜岸鹡鸰吟。
物色今如此,偏悬北望心。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兄长归乡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离愁别绪与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
首句“江风何太恶”,开篇即以强烈的感受表达了对江上恶劣天气的不满,暗示了送别时的不愉快心情。接着,“病骨苦相侵”一句,诗人将自己身体的不适与内心的痛苦交织在一起,形象地展现了离别之痛。
“去水分歧路,还舟即旧林”两句,通过描述江水的分岔和回归旧林的小舟,隐喻了人生的道路和归宿,既有离别的哀伤,也蕴含着对未来的期待。
“寒城橘柚熟,霜岸鹡鸰吟”描绘了一幅秋日江边的景象,橘柚成熟,霜降鸟鸣,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也映射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感慨。
最后,“物色今如此,偏悬北望心”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情景的感慨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物是人非,心中却始终挂念着北方的亲人,体现了深厚的兄弟情谊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明代文人在离别之际的内心世界。
君不见青天之月,三五缺,三五满。
惟有别离愁,千秋万古何时断。
忆昨郎远行,城南柳飞絮。
迢迢出居延,匹马随都护。
今年得郎书,犹在天山戍。
黄河入大荒,白草迷归路。
夏日青无光,胡风起朝暮。
不若路旁尘,随郎马蹄去。
妾居但守节,郎去当封侯。
昔为白门燕,双栖江上楼。
今作陇头水,呜咽东西流。
时凭万里梦,夜到西梁州。
三十六部犹未灭,良人那得朝金阙。
可怜池上紫鸳鸯,白头生死不相忘。
白洋十月行人苦,北风簸浪鱼龙舞。
黑洋六月南风回,海客椎牛赛彭祖。
使者迢迢入帝畿,连艘夜发迅如飞。
六鳌尚戴三山起,一鹤初从万里归。
张仪虽困犹存舌,置酒都门歌激烈。
丈夫得官贵少年,腐儒穷经空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