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将军檄遮贼魁,设䍙未入惭雉媒。
捧首以降心无乖,方物屡献表宾徕。
每教厚往而薄来,九经正义诚昭哉。
白鹰今复致鸷材,雪毛金脚刷羽皑。
下韝目不留狼豺,鹘师赤养皆旗回。
蒲萄喂肉那可侪,开门揖盗谋非佳。
博观今古益凛怀,作歌匪诩遐荒开。
受将军檄遮贼魁,设䍙未入惭雉媒。
捧首以降心无乖,方物屡献表宾徕。
每教厚往而薄来,九经正义诚昭哉。
白鹰今复致鸷材,雪毛金脚刷羽皑。
下韝目不留狼豺,鹘师赤养皆旗回。
蒲萄喂肉那可侪,开门揖盗谋非佳。
博观今古益凛怀,作歌匪诩遐荒开。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白鹰歌》,以纪念霍罕额尔德尼伯克所进之白鹰。诗中描绘了将军受命抵御敌人的场景,展现了古代战争中的策略与智慧。接着,诗人通过白鹰的引入,寓意着外交与和平的象征,强调了厚往薄来的原则和九经正义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的“捧首以降”、“方物屡献”,体现了和平使者的心愿与行动,以及对远方文明的接纳与尊重。同时,“每教厚往而薄来”的教导,反映了古代外交政策的智慧,即在给予更多的同时,期望对方以更少的回报作为回应,以此维持双方的平衡与和谐。
“白鹰今复致鸷材”一句,不仅赞美了白鹰的勇猛与高贵,也暗喻了霍罕额尔德尼伯克所进之物的珍贵与价值。白鹰“雪毛金脚”、“下韝目不留狼豺”的形象,象征着勇猛与不畏强敌的精神,而“鹘师赤养皆旗回”则表达了对勇士的敬仰与赞扬。
最后,“博观今古益凛怀”一句,提醒人们要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保持警觉。全诗以“作歌匪诩遐荒开”结束,表明了通过诗歌传达的不仅仅是对白鹰的赞美,更是对和平、智慧与文明交流的颂扬。
岂敢以贫贱,而辄傲贤贵。
但恨门阑遥,赫日去可畏。
瘦马汗常流,寸步出无谓。
是以逾十旬,景慕肠欲沸。
近因秋雨来,纤纤有凉气。
九陌可以行,轻服可以衣。
方将事请见,疮足痛若䠊。
忽枉驺骑过,颜厚言莫既。
尚期新醪熟,还往袭经纬。
乃知君子德,曩分替则未。
积岁阻颜色,何以慰我思。
闻初游乐郊,颇慕登望诗。
下车未几日,倏见白露滋。
月弦不常满,星毕屡已离。
幸无风雨晦,时从寮寀嬉。
大喜酒客难,莫顾尚书期。
独守诗书愚,未悟朝夕疲。
引领君子风,东首自忘移。
但当观鱼鸟,辟去旄与麾。
优悠民亦康,何必苦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