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气匆匆曙色开,钟声隐隐九天来。
钟山半压金鳌上,淮水新从玉涧回。
花拥千官瞻衮冕,雪消三殿隔蓬莱。
小臣曾奏中和曲,散作阳春遍九垓。
王气匆匆曙色开,钟声隐隐九天来。
钟山半压金鳌上,淮水新从玉涧回。
花拥千官瞻衮冕,雪消三殿隔蓬莱。
小臣曾奏中和曲,散作阳春遍九垓。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早朝时分的壮丽景象与庄严氛围。首联“王气匆匆曙色开,钟声隐隐九天来”以动态的笔触展现了清晨曙光初现,王气渐显,钟声悠扬自九天而降的情景,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庄重的氛围。接着,“钟山半压金鳌上,淮水新从玉涧回”两句,运用夸张与想象,将钟山比作金鳌,淮水则仿佛从玉涧中流出,形象地描绘了山川之美与水势之清,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花拥千官瞻衮冕,雪消三殿隔蓬莱”则转向对朝堂的描写,千官簇拥,花团锦簇,众人仰望皇帝的仪仗,雪后的宫殿在仙境般的蓬莱之上,既体现了皇家的威严,又赋予了场景以超凡脱俗的意境。最后,“小臣曾奏中和曲,散作阳春遍九垓”表达了诗人作为小臣曾经参与的和谐乐章,如今这乐音如同春天般洒满大地,寓意着和谐与美好的传播,充满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早朝的壮观与庄严,以及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许,是一首充满深意与情感的作品。
云海漾空阔,风露凛高寒。
仙翁鹤驾,羽节缥缈下天端。
指点虚无征路,时见双凫飞舞,挥斥隘尘寰。
吹笛向何处,海上有三山。彩衣新,鱼服丽,更朱颜。
蟠桃未熟,千岁容与且人间。
早晚金泥封诏,归侍玉皇香案,踵武列仙班。
玉骨自难老,未用九霞丹。
拂破苍苔觅旧题,五言觅得晚唐诗。
岩光人忆遗名好,华景天开一段奇。
铁锁掣关躔壁垒,玉梯穿路透瑶池。
古心未展閒游戏,惭愧平生华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