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王尚书之南京户部》
《送王尚书之南京户部》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重瞳回处识颜卿,计相元知属老成。

执法久推于定国,工诗还许谢宣城。

掖门晓色常参语,祖道秋风忽饯行。

财赋东南今竭矣,送君回首不胜情。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王鏊所作的《送王尚书之南京户部》。诗中以深情厚谊,描绘了对友人即将赴任南京户部的不舍与祝福。

首联“重瞳回处识颜卿,计相元知属老成。”以“重瞳”形容友人的卓越才能,比肩古代贤臣颜回和计相,暗示其德才兼备,年长而经验丰富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即将担任重要职务的肯定与期待。

颔联“执法久推于定国,工诗还许谢宣城。”进一步赞扬友人不仅在法律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如同宋代名臣包拯(字希仁,号定国)一般公正严明;同时,在文学上也有着高超的技艺,堪比唐代诗人谢灵运(字宣城)。这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高度评价了友人的多才多艺与成就。

颈联“掖门晓色常参语,祖道秋风忽饯行。”转而描写送别的场景。掖门,古代宫门之一,这里借指友人即将离开的地点。清晨的阳光与秋风,营造出离别的氛围。友人在门前与众人交谈,而自己则在秋风中为他饯行,表达了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尾联“财赋东南今竭矣,送君回首不胜情。”则从国家的角度出发,感叹东南地区财力已尽,表达了对友人此行的担忧与期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离去的深深情感,即使面对国家大事,也无法抑制心中的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才华、品德、离别场景及国家大事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情谊与复杂的情感,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题画竹·其二

太平堤畔是秋官,门倚澄湖绿玉湾。

更出筼筜望天上,五云长护紫金山。

(0)

送陈正言知府归云南

日照东南隅,门有车马宾。

飞盖映华毂,高鞍镂素银。

别我将有适,念我夙所亲。

山川万里途,远行多苦辛。

何以赠暌违,承流贵及民。

谦谦君子德,恂恂长者仁。

恶旨好善言,昔有大圣人。

稽古以力行,敬哉愿书绅。

(0)

临江仙.七夕

金井碧梧吹落叶,一天凉意初秋。

水晶山枕看牵牛。情随今夜尽,恩是隔年留。

可惜长生欢意绪,说来花泪盈兜。

彩云散尽水空流。绛纱银烛暗,空照月如钩。

(0)

庚申秋夜予卧病孤山闲读虎关女郎秋梦诗怅然神往不能假寐漫赋一绝并纪幽怀予巳作木石人尚不能无情后之览者当如何也

孤枕寒生好梦频,几番疑见忽疑真。

情知好梦都无用,犹愿为君梦里人。

(0)

雪月溪山歌送天然道首座归蜀

蜀路连云知几许,策勤斯道耐寒暑。

拨开云雾睹青天,仍与孤云为伴侣。

布慈云,施法雨,竿木随身能作主。

德云不在妙高峰,此去逢人休错举。

天风清,江月明,月巢野鹤梦初醒。

门庭施设谈玄者,犹较石霜半月程。

常独步,常独行,三更月下迎空生。

回首广寒何处是,桂轮皎皎临沧瀛。

曹溪水,通一滴,容纳百川流不息。

黄金灵骨今犹在,白浪滔天无处觅。

觌面提,当机疾,华亭船子抛篙直。

截断众流达本源,瞿唐三峡连天碧。

肩鈯斧,上青山,峭壁颠崖不可攀。

欲识洞山分五位,须知兜率设三关。

人亦闲,境亦闲,萧条茅屋两三间。

五湖云月谁消得,万里溪山独往还。

(0)

灵寿杖铭

籊籊鲜干,秀彼崇㟽。下泽兰液,上莹芳霄。

贞劲内固,鲜粲外昭。耀质灵荟,作珍华朝。

杖之身安,越龄松乔。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