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王百谷还吴下》
《送王百谷还吴下》全文
明 / 欧大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隋堤千柳噪鸣蝉,细雨轻帆溽暑天。

问驿尔寻文学馆,渡江人识孝廉船。

隐囊但可馀双笔,拄杖宁知有百钱。

归去吴门犹是客,赁舂谁似伯鸾贤。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送别友人王百谷返回吴地的情景,充满了离愁别绪与对友情的珍视。首句“隋堤千柳噪鸣蝉”,以隋堤的柳树和鸣蝉开篇,营造出送别的氛围,同时暗含历史的沧桑感。接着“细雨轻帆溽暑天”一句,通过细雨、轻帆和溽暑天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时的环境,细腻而富有画面感。

“问驿尔寻文学馆,渡江人识孝廉船”两句,既表达了对友人学问与品德的赞赏,也暗示了友人即将踏上求学或仕途的道路,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祝福。接下来,“隐囊但可馀双笔,拄杖宁知有百钱”两句,通过简朴的生活用品,展现了友人淡泊名利、志趣高雅的形象,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生活境遇的关切。

最后,“归去吴门犹是客,赁舂谁似伯鸾贤”两句,表达了对友人虽归故乡但仍需自谋生计的感慨,同时也以东汉文学家严子陵(字伯鸾)的典故,赞美友人的高尚情操与坚韧不拔的精神。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既有对友情的深情厚谊,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典型的送别佳作。

作者介绍
欧大任

欧大任
朝代:明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武夷

万壑千岩叠翠微,幔亭红日浸涟漪。

紫阳去后无消息,留得溪山九曲诗。

(0)

题湖州画像

面有忧民色,天知报国心。

三年风月少,两鬓雪霜深。

更莫留形迹,何曾废古今。

不如随我去,相伴老山林。

(0)

蝶恋花·其四

万里无云秋色静。上下天光,共水交辉映。

坐对冰轮心目莹。此身不在尘寰境。

扑漉文禽飞不定。勾引离人,分外添归兴。

来往悠悠重记省。夜阑人散花移影。

(0)

柳梢青·其十四

灼灼红榴,垂垂绿柳,庭户清和。

罗绮香中,十分春酒,几叠高歌。遐龄欲问如何。

记平日、阴功数多。千载今朝,笑看池面,龟戏青荷。

(0)

夜行船·其三周三五

宝髻双垂烟一缕。年纪小、未周三五。

压一精神,出群标格,偏向众中翘楚。

记得谯门初见处。禁不定、乱魂飞去。

掌托鞋儿,肩拖裙子,悔不做、闲男女。

(0)

次黄山中山居韵·其一

山居无一事,所得趣何深。

阅世秋声赋,存心夜气箴。

步徐携葛杖,兴逸鼓嵇琴。

最喜疏篱下,悠然见翠岑。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