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湖州画像》
《题湖州画像》全文
宋 / 杨长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面有忧民色,天知报国心。

三年风月少,两鬓雪霜深。

更莫留形迹,何曾废古今。

不如随我去,相伴老山林。

(0)
注释
面:面部表情。
忧民色:关心百姓的表情。
天:指上天。
知:了解。
报国心:报效国家的决心。
三年:过去三年。
风月:指美好的时光或闲适的生活。
少:减少,几乎消失。
两鬓:脸颊两侧的头发。
雪霜:比喻白发。
深:多,深深刻在。
更莫:更不要。
留形迹:留下明显的痕迹或踪迹。
何曾:何时曾。
废:忽视。
古今:古今之事,历史与未来。
不如:不如选择。
去:前往。
相伴:陪伴。
老山林:隐居山林,度过晚年。
翻译
脸上流露出关心百姓的神色,上天深知我报效国家的决心。
三年来,我几乎忘记了风花雪月,岁月在双鬓上刻下了深深的白发。
更不要留下任何痕迹,我从未忘记对历史和未来的关注。
不如跟我一起隐居山林,共度余生。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民众的忧虑和关心,以及报效国家的心志。诗中通过“面有忧民色,天知报国心”两句,直接传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对于百姓的困苦深感忧虑,并且这种情怀是那么真挚,以至于连上天都能洞察。

然而,“三年风月少,两鬓雪霜深”则描绘了一种沧桑巨变与个人衰老的情景。时间在不断流逝,自然界的美好也渐渐减少,而诗人的头发却因时光的侵蚀而变得灰白,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更莫留形迹,何曾废古今”这两句则表明诗人对于名利的淡泊,以及他不愿意在世间留下过多的痕迹。他的心态超脱,似乎已经看破红尘,并不以个人成就为重。

最后,“不如随我去,相伴老山林”则是诗人对友人的邀请,或许也是对自己的劝慰。他宁愿放下一切,与自然为伍,找到一份超然物外的宁静和安逸。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纯净生活的一种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怀和高洁的人格魅力。

作者介绍

杨长孺
朝代:宋

吉州吉水人,字伯大,一字诗之,号东山。杨万里子。以荫入仕。宁宗嘉定四年守湖州,有治绩。擢经略广东,迁福建安抚使,以忤权贵去职。理宗绍定元年起判江西宪台,寻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卒年七十九。谥文惠。
猜你喜欢

望江南·其三

思晴好,小驻岂无因。

花上半旬春社雨,松间三宿暮山云。转住是愁人。

(0)

蝶恋花

玉颊妆台人道瘦。一日风尘,一日同禁受。

独掩疏栊如病酒。捲帘又是黄昏后。

六曲屏前摧素手。戏说分襟,真遣分襟骤。

书札平安君信否。梦中颜色浑非旧。

(0)

长亭怨慢

又消受、江枫低舞。几遍清霜,落红盈路。

返照苍茫,乱山憔悴黯无绪。怅花吹絮。

曾目送,春风去。往日倚楼人,早领略、芳容愁苦。

薄暮。望昏鸦宿雁,却向隔城烟树。

长亭载酒,道休负、别时言语。

记得是豆蔻梢头,怕回首、寻芳前度。

奈一晌停车,林际叶声如雨。

(0)

寄天宁雪印文上人

去年抱病过清江,风雨萧萧卧短艭。

帆影近移金凤渚,钟声遥应石龙泷。

极知禅悟超诸境,况是诗名重一邦。

投老荒山未能往,题诗凭寄白云窗。

(0)

首夏田园即事

新蝉满树夕阳斜,半亩蔬香老圃家。

荚破鸟衔篱下豆,叶黄虫蚀陇头瓜。

途穷生事皆如此,世乱征徭未有涯。

况复春霖伤早稻,空仓枉自待鸣枷。

(0)

齐天乐.蝉

绿槐庭院阴如许,声声度来林杪。

翅薄风多,身高露重,独把纤枝危抱。哀音漫袅。

顾鬓影成丝,暗惊秋早。

蓦起凉飙,晓窗繁响恐沈了。

年年曾记听处,五更疏欲断,幽思多少。

冷咽齐宫,凄迷汉苑,身世西风残照。回肠正搅。

忆归棹横塘,柳阴吟绕。剩取馀音,砌蛩相和好。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